正文 誰是就業香餑餑?(1 / 1)

誰是就業香餑餑?

視野

作者:王安

過去說,當兵是為國家做貢獻。雷鋒叔叔擠出每月幾塊錢的津貼費,寄給災區人民,教育了一代中國人。

如今當兵不隻是做貢獻了,也不隻是精神鼓勵了,物質優撫也跟上來了。比如,非京籍大學本科應屆畢業生,如從北京市入伍,退役後可落戶北京;服役兩年本科生總經濟補助不低於13.4萬元。

得到北京市戶口是一方麵,每月5500多元的收入,也比大學畢業生強許多,還包吃包住包看病。在應屆生中,上海月薪4859元最高,北京4746元第二。

軍隊是行政範疇裏的頂端,高待遇是自然。就是在社會中,行政性質單位,也是就業競爭的熱點。比如北京,競爭指數由高到低依次是:上市公司、國企、合資、事業單位、外商獨資、股份製企業、民營企業。

不能怪求職者勢力眼,現實逼著他們追逐政府買賣。比如養老金,一直以來,雙軌製被視為養老製度的最大不公。目前,中國機關、事業單位的4000萬職工並不進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製度,而由財政直接給發退休金。2012年全國企業職工養老金平均1900元,而同期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是其2倍到3倍。

中國養老保險製度的整體改革方案設計已經啟動,關鍵是破除雙軌製。不過,學界普遍認為,若將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並入城職保,腰斬其待遇,改革阻力過大,並不現實。改革必須穩定被改革者心理預期過渡期內,不大幅降低其待遇;差距部分,以職業年金進行彌補。5月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亦表示:“對於這方麵的改革,我們知道公眾有很多的反映,我們一樣也很著急,但我們這次一定要力爭改革能夠成功,不能做一個夾生飯,半道又退回來了。”

這是怕公務員造反呀,但就不怕公眾不高興嗎?

養老之外,通脹也是直接損害公眾利益的禍首之一,而政府發票子,發地方債,是通脹的重要推力。其實,許多地方政府發債時就沒打算還。

審計署網站6月10日公布了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對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性債務的審計結果。截至2012年底,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性債務餘額38475.81億元,比2010年增加4409.81億元,增長12.94%。

2年就增加12.94%?這隻是對36個地方政府的審計,結果是否準確?全國情況如何?這讓人猜疑,也讓公眾無奈。

除去政府,壟斷國企也坐擁巨資,推漲物價。據報道,中國鐵路總公司求國務院免除2.6萬億債務,並稱鐵路總公司現在連利息都還不起。

鐵路總公司的資產債務究竟是多少?據2013年4月26日中國貨幣網發布的原鐵道部2012年審計報告,原鐵道部在2012年實現稅後利潤1.96億元,比2011年的3100萬元增長532%。其總資產為44877.00億,負債合計為27925.62億元,負債率達到62.2%。由於鐵路總公司繼承了原鐵道部的資產和債務,也就是說,2012年底,鐵道部的債務餘額約為2.8萬億。

審計報告稱鐵路總公司的資產隻有4萬多億元,這被指嚴重低估。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曾表示,若按鐵路每公裏2億元評估,那麼全國近10萬公裏的鐵路線路就有20萬億元資產。如果再算上全國5000多個火車站,按平均每個車站6億元算,那又多出3萬億元的資產,再加上車輛設備等,估計鐵路總公司的總資產不會低於30萬億元。

高鐵大躍進是鐵路總公司債務的主要形成原因。高鐵是好,但發展高鐵要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過去鐵道部論證高鐵時,很多官員和專家們都信誓旦旦地說幾年就可收回投資,遊說政府批準一個又一個的高鐵項目。大公國際資信評估公司給鐵道部的信用評級是AAA級,因此,貸款、發債都很容易。現在,鐵路總公司又說連利息都還不起了,要賴賬,那不成了一個大騙子?

一個AAA級的企業,政府給背書,鐵路總公司2.8億元的債務,全國人民平均每人要拿出2148元來替鐵路總公司還債,人民不高興。但這不妨礙,鐵路總公司還是就業的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