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之下,兩篇經文似乎指向同一個方向,可是無論從他們的認識深刻程度,或者大道簡義來看,昆木盒所幻化的經文都要遠遠超越慕幻巧所給的經文。
林風毫不猶豫地摒棄了慕幻巧所給的經文,轉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對昆木盒所幻化的經文之上。
苦海為根,大道滋生,一條完整的道,需要一片無垠的苦海來支撐,而每個修道士都是從弱小起始的,不可能會一蹴而就,所以,無論修道路走到什麼程度,苦海的擴增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
倘若苦海不再壯大,那麼修道路也就走到了盡頭。
林風雖然從未領略過大道真意,但是他能感覺到,如果按照慕幻巧所給的經文修煉,那麼在將來的修道路上,自己很可能會因為基礎的不牢靠,而止步不前。
反觀昆木盒所記載的苦海經,則深刻得多,大道至簡,同樣是指引修道士的起始篇,昆木盒所記載的修道路,不僅更加簡單,而且更加深刻。
但是林風確實有些搞不明白這經文上所描述的古法,首先就是經文上的文字,林風都不能認識,他之所以能感受,完全是因為神識受到一股若有若無的引導所致。
慕幻巧所給的經文是端端正正的天朝字,但是有了昆木盒所化經文的引導,林風自然不可能再去觀摩先前的苦海經。
隻是,這晦澀難懂的經文,林風的確難以理解半分。
轉眼,一整天就過去了,林天見著兒子在家不吃不喝,閉眼悟道,也不知所措。
如若不是林風的周身正散發著淡淡幽香和朦朧薄芒,林天恐怕會懷疑林風走火入魔了。
一切看起來還是挺祥和的,林天每次進屋來,都隻瞧見林風這副模樣,心裏著急也沒辦法,最多就是嘟囔一句,接著去玩兒他的狗熊聯盟,玩兒著玩兒著就忘了林風那茬兒……
林風可不知道他老爸這麼閑,此時的他煩躁焦急得很,任憑他怎麼努力,依舊不能看懂半句經文,也難以感受到半分大道氣息。
我需要靜心,寧靜方能致遠,全身心接受來自心靈的引導。
林風知道著急也沒辦法,轉而想起那些得道高僧的模樣,哪一個不是盤坐悟道,安靜清心。
自己也應該如此。
果然,林風越是心靜,越能聽到來自心靈的召喚,漸漸地,林風眼前的經文遠去,不斷地在這片混沌空間裏演示著大道真意。
道,法則構築,法則,符文造就。
林風徹底靜心,那經文也似有感應一般,隨之停頓在眼前,接著仿佛來自太古的誦經聲,如同天神降旨一般,將林風徹底吸入另外一個世界。
大道音韻,不停不息,林風徜徉在大道真意中,快活無比。
又是一天過去,林風已經掌握了開辟苦海的真意,但眼下又出現一個新問題。
開辟苦海,需要大量的靈力,而如今的地球靈氣稀薄,林風即便隻是存儲最基本的靈能,恐怕也需要幹坐著吸收數年才能勉強達到。
這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