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9章 告訴孩子真相:給性一個自然答案(3 / 3)

後來她再褪褲子的時候,我就輕聲地提醒她“不要讓別人看到你那神秘的地方喲”,她馬上就心領神會了。現在她上衛生間甚至要關上門呢。

問題五:我怎麼不能站著撒尿?

有一次她提出:“我想象男孩兒那樣,站著尿尿。”

我答應了她,在當晚給她洗澡時,對她說:“來,試試站著尿尿是怎麼回事兒吧。”她得意地學著男孩的樣子尿了一次。試後不好意思地笑著回答:“會尿濕褲子,不舒服。男孩兒怎麼就不濕褲子呀?”

我記得看到過“茶壺”的比喻,很貼切,就找來一把茶壺,灌上水,演示給她看,“男孩子有個茶壺嘴兒,所以不會尿濕褲子,女孩子就沒有,男孩女孩不一樣呢,對吧?”

問題六:你用尿布了?

有一次我在衛生間換衛生巾被她看到,她好奇地問:“你用尿布了?為什麼要用尿布?”

“我害怕來不急,弄髒了衣服。”

“那你早點去衛生間,就來得及了。流血疼不疼?”

“媽媽不疼,過幾天就會好的,但有些人可能會疼,每個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我長大是不是也會流血?為什麼會流血呢?”

“因為媽媽現在不需要這些血了,就把它排掉,就像吃的東西過了期,變質了,就得扔掉一樣。女孩兒長大了都會流血的。”

有時她會在旁邊看著我換,很自然地,就像看我疊衣服一樣。

問題七:我能跟爸爸結婚嗎?

一天,她看到兩隻蜻蜓疊壓在一起,就問:“他們怎麼壓在一起了?”

“那兩隻蜻蜓你喜歡我,我喜歡你,他們結婚了。”

“我想和爸爸結婚。”

“那恐怕是不行,因為媽媽已經和爸爸結婚了。”

“那我就和笑笑結婚吧。”(笑笑是她的小夥伴)“還是不行,你是女孩,隻能和男孩結婚。將來你會和一個你最最喜歡的男孩結婚,當然,他也得最最喜歡你才行。”

給孩子講科普圖書的時候,遇到植物的授粉、動物的交配,不要刻意回避,就像講其它部分一樣,自然地告訴她,甚至把動植物和人結合起來講,互相佐證解釋,她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到時候,她就會知道小娃娃是怎麼長大出生的,長大後,就不會對這類事情少見多怪了。

小貼士:性教育從換尿布時開始

對嬰幼兒的性教育中,語言的定位非常關鍵。因為嬰幼兒的周圍有同齡人,也有長者和老者。他們在與所有的人進行溝通,他們就像一台新計算機,容量很大,但存進去的內容尚不多,因此他們在拚命地“吃”知識。坦然麵對孩子,性教育越早越好。

記得小時候(大約3歲多),有一次在公共廁所發現一位阿姨小便處向下滴血(來月經了),我十分恐懼,以為她病了,並想象著她可能昏倒,於是不肯從廁所離去,並一直盯著她看。姥姥把我拉了出來。我問姥姥:“那個阿姨怎麼了?”姥姥說:“她做了壞事,所以流血了。”

“她做了壞事?”我悶悶地想呀想,“為什麼做了壞事就要那個地方流血呢?”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每當我認為我做了壞事(自認為不對的地方),就擔心自己那個地方流血,並拚命進行自我檢討。回想起來,很像教徒在做禱告。

直到青春發育期我第一次來月經,今天仍記得十分清楚,那是一個夏天的早晨,我比往日醒來得早些,感覺內褲處非常不對勁,起來一看,啊!血!我驚呆了!我當時簡直就要嚇昏了,好象天要塌下來,天啊!報應終於來了!我做了什麼壞事?

事隔這麼多年來,我想起來都要大笑。因為害怕,不敢告訴家長,自己找來一些衛生紙墊著,因為沒弄好,上學時弄在外褲上,放學後不敢回家,一直在教室裏坐著,直到天黑,把書包擋在屁股上拚命往家跑。這樣尷尬的事直到有一天被姐姐發現,才得到解決。

當我們知道了我們的語言會被孩子無限拓展,我們才能明白為什麼性教育中不要說瞎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