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實施理財教育,女孩就是要有錢(1)(3 / 3)

書雪今年11歲了,滿腦子都是賺錢。她現在有1000元的存款,總想著尋找一種穩妥的投資方式。媽媽便告訴她:“你不是想買個學習機嗎,怎麼可以把錢都拿去做投資呢?”書雪回答道:“等我賺了錢再買不就得了嗎?要是我買了學習機,那我的理財計劃就泡湯了。”

媽媽便認真地對她說:“理財不等於投資。你現在最需要一個學習機,而投資賺錢需要很長的過程。理財是把錢花在最需要花的地方,而不是投資賺錢。”

父母應該告訴孩子理財並不等於投資,因為理財還包括科學地消費等內容,投資隻是理財的一部分而已。女孩若把兩者混為一談,不利於她形成正確的理財觀念。

建議三:告訴女孩:有效的理財需要長期規劃

理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不是一時的投機倒把。父母應該告訴女兒那些一日發財的理財觀念是極為不正確的,甚至會將她引入歧途,正確的理財觀念應該是製定一個長期的理財規劃。

父母可以有意識地讓女兒參加家庭的理財討論會,讓她在家庭成員的理財討論中意識到理財是一項長期的規劃,而不是依靠運氣的一夜暴富。

建議四:讓女孩從遊戲中體驗理財現在市場上有一些鍛煉孩子理財能力的遊戲出售,父母可以給女兒買一些這樣的遊戲道具,讓女兒在遊戲中體會理財的益處,了解理財的步驟。

父母可以經常跟女兒玩一些鍛煉她理財能力的遊戲,讓女兒在遊戲中輕鬆地體驗到理財的樂趣,從而形成正確的理財觀念。

建議五:讓女孩學會去自己賺錢

在國外流行一句話“要花錢自己賺”,因為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父母應該從小培養起女兒要花錢自己賺的理念,讓她建立起獨立自主的意識,培養正確的理財觀念。

盼晴是個六年級的女孩,她現在已經不向父母要零花錢了。盼晴在剛上小學時就被媽媽抓去參加家務勞動,然後會得到一部分的報酬,媽媽解釋說她作為一名家庭成員,參加家務勞動是你的責任,但是由於她勤奮認真,所以會得到一部分報酬。

上四年級的時候她依靠媽媽給的零花錢和在家裏的打工收入存下了一部分錢,她決定和同學合夥去擺地攤。幾個小姑娘頂著大太陽在門口賣起了雪糕,幾天下來,收入還不菲。盼晴說自己這個暑假的目標是賺夠上初一的生活費,她的眼裏洋溢著自信和獨立的光輝。

父母可以鼓勵年齡小的女孩去參加家務勞動,按照規定給一定的報酬或者獎勵,同時父母應該注意提醒她作為家庭成員的責任,必要的家務勞動可以不付費,超出範圍的部分才給她一定的報酬。另外,當女孩大一些的時候,可以鼓勵她到社會上去打工賺錢,但必須保證她的安全。

教你的女兒學會儲蓄

有一位成功學家曾說過,他每天都要收到成百上千個年輕人的來信。

有些人在信中問他該如何成功,如何成為一名百萬富翁;有些人則告訴他自己總是忍不住要花錢,往往超出自己的預算,這讓自己非常困惑。這位成功學家說他隻能告訴他們簡單的兩個字:積累。

要想擁有財富,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儲蓄和積累。如果一個人賺多少錢就花多少錢,試想一下,他什麼時候能夠擁有穩定的資本呢?在股票市場的確有人一夜暴富,但是這樣的概率又有多少?如果他不懂得儲蓄和積累,這些錢又夠他浪費幾天的呢?因此,父母教育女兒理財時,第一步就是讓她學會儲蓄。

鄭水彤是個初三年級的女孩,她很會賺錢,但是不會儲蓄。用水彤自己的話說就是她喜歡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說。於是,她的同學和朋友看到水彤有時候能夠一擲千金,吃好的穿好的,有時候卻看到她一個人偷偷躲在角落裏吃饅頭和鹹菜。

水彤從六七歲開始就在媽媽的指導下參加家裏的勞動賺錢了,而且媽媽常說你賺的錢怎麼花隨你,她認為女兒能夠有自己賺錢的意識就很不錯了。在媽媽的影響下,水彤便養成了有多少錢就花多少錢的不良習慣。她總是抱怨自己那麼辛苦地賺錢,遇到想買的大件物品卻無力承擔其價格。

朋友告訴她最好的是省錢、儲蓄,她卻又表現出一臉的不屑,甚至說“節流”終究不是明智之舉,隻有“開源”才能讓自己更有錢,更能享受到好的生活。水彤就這樣一直忙著到處賺錢,又忙著到處亂花錢,她前前後後也賺了不少錢,但是卻經常連錢花在哪裏也不知道。

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人們體驗了生活的艱辛,他們隻有微薄的工資收入,卻依舊承擔起了好幾個孩子的教育費用,購買了房屋,平時的生活消費也沒有減少。這就是儲蓄的巨大作用,一點一滴的積累讓他們完成了這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而在現代社會,人們的工資收入增加了,卻連承擔一個孩子的教育費用都叫苦連天。從這些年人們的消費水平來看,現在儲蓄這個良好的習慣已經被人們慢慢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