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爭吵(1 / 2)

“李軾,你說什麼!”郭成雲的口氣有些不善。再如何說,郭成雲也是堂堂四海幫幫主,遭到一個文生的嗬斥,他的心中怎麼也不會舒坦。

郭成雲口中的李軾,說的正是文生中為首那一人。這位李軾原本乃是一位從梧州來京都趕考的舉子,因為他是南方一座很有名的書院的弟子,又在鄉試中成績出色,中了梧州的解元,因此在來到京都後他便被看作是明年春闈中第一名會元的有力爭奪者。不僅是因為成績好,而且據說李軾此人讀書勤奮,在書院讀書時效仿古人,為了防止自己夜晚讀書睡著,不論何時夜讀,他都要在自己身邊放一盆冰水,一旦瞌睡上來,他就將手腳都沉在冰水中,等被刺激地清醒之後再繼續挑燈夜讀。

這樣的事跡自然令江南的讀書榮甚是仰慕,據說當年梧州的州首位大人都知道這麼一個擺冰讀書的李軾,還親自贈給他一幅字算是勉勵。再加上這位李軾文章精彩,未曾進京之前就已經有好幾篇文章流傳於世,這一次他來京都參加會試,很多進京趕考的讀書人都以能與這位傳奇人物作為同年之友而感到榮耀。在李軾進京之後,甚至還有人謠傳,李軾乃是幾十年難得一見的奇才,不僅會試能中第一,甚至在未來決定命運的殿試也能奪得頭名。這也就是說,李軾會在他的這場科舉中連中三元,將解元,會元,狀元一個不落下地收入囊中。一傳十十傳百,李軾在京都城中的名頭愈發旺盛。

所以在李軾看來,今夜自己能來這四海幫的宴會已經是給了郭成雲一個天大的麵子,在來之前他已經在心中想好,郭成雲請自己赴宴,那麼一個壓席的位子肯定是少不得的。在這一點上,李軾還是覺得極為受用,因為雖然郭成雲在他的眼中地位低下,不過他也知道四海幫在京都的勢力,因此在來的時候,李軾已經在心中想好,隻要郭成雲一開口讓自己坐這個壓席,自己就當中開口拒絕,這樣一來,既讓所有人知道自己在京都的地位,同時也符合自己清流舉子淡泊名利的形象。而且在他看來,這樣做的話,郭成雲也得到一個尊賢重儒的名聲,可說是皆大歡喜。怎奈事與願違,他今日到達彩船上的時候,不僅郭成雲沒有迎接他和他的同僚,而且壓席的位子也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皇子給做了去。不過對此他也不好說什麼,畢竟皇子的身份的確比自己尊貴了許多,禮敬皇子,這也符合清流的忠君愛民的思想。因此雖然心中不快,但是李軾卻一直表現的很淡然。但是此刻,在與世家發生衝突之後,他看到郭成雲居然打著一副和事老的樣子出麵想要平息此事,心想這郭成雲也太過不明事理,此事正是因他安排的豔舞而起,他不立刻反省道歉也就罷了,卻還敢對自己直呼其名,這是想要如何呢?

“大膽,郭成雲,你是一介草民!安敢直呼李兄的名諱!”郭成雲話一出口,就有其他文生訓斥道。“我等今日前來赴宴,郭幫主你不以禮相待,反而還安排豔舞壞了清流的規矩,這是要是傳了出去,豈不是玷汙了我輩的名聲?郭幫主如此安排,又是何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