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陸上石油鑽井企業標準成本編製方法的探索與嚐試
根據我國陸上石油鑽井企業的組織結構和業務層級,可以將陸上石油鑽井企業的標準成本劃分為鑽井隊標準成本、鑽井分公司標準成本和鑽井總公司標準成本三種類型。本文主要探討陸上石油鑽井企業正常標準成本的編製方法和編製流程,具體的編製原則和編製方法如下。
1、陸上石油鑽井企業標準成本編製原則
(1)全員性原則。標準成本編製工作應由財務部門會同生產、技術、采購、人力資源、行政管理等有關責任部門共同參與,同時,要吸收具體執行標準的各層級員工參加。
(2)全麵性原則。標準成本體係應涵蓋陸地鑽井業務全部生產過程和全部成本項目,即在生產過程上要反映鑽前作業、鑽進作業、固井作業和完井作業等各個作業環節,在成本項目上既要包括變動成本也要包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
(3)真實性原則。應充分考慮陸上石油鑽井企業的實際情況,認真鑒別和分析當前鑽井企業的運行成本,有效剔除與鑽井業務無關的各種因素,真實反映鑽井業務應該發生的合理支出。
(4)先進性與適用性相結合原則。既要借鑒國內外同行業先進水平,也要考慮本企業現有施工能力和管理水準;既要避免成本標準過低使企業喪失積極性,也要避免成本標準過高對企業產生負麵導向。
(5)量價分離原則。應針對每一個成本項目分別確定其用量標準和價格標準,兩者相乘後得出某一個成本項目的標準成本。
(6)分區塊、分井別、分井型、分井深原則。應區分不同的地質區塊、不同的井別、不同的井型、不同的井深分別編製標準成本,從而形成適用於不同地質區塊、不同井別、不同井型、不同井深的標準成本體係。
2、陸上石油鑽井企業標準成本編製總體框架
(1)標準成本編製過程中的相關概念闡釋。一是鑽井總公司機關及輔助生產部門,指鑽井總公司所屬機關及除鑽井分公司、專業化勞務公司之外的其他所屬二級機構。二是鑽井分公司機關及輔助生產部門,指鑽井分公司所屬機關及除鑽井隊之外的其他所屬三級機構。三是專業化勞務公司,指鑽井總公司所屬的為鑽井施工提供專業化勞務的二級機構,具體包括鑽前公司、固井公司、管具公司及運輸公司等。
(2)各層級標準成本的涵義及計算公式。一是鑽井隊標準成本。是指鑽井隊在施工過程中發生的直接計入單井成本的材料費、勞務費、人工費及折舊費等直接成本的標準成本。
鑽井隊標準成本的定義表達式為:T=W
式中:T—鑽井隊標準成本;
W—某單井直接成本的標準成本。
二是鑽井分公司標準成本。是指在鑽井隊標準成本(T)的基礎上,分攤了鑽井分公司機關及輔助生產部門標準成本(A1)後的單井標準成本。
鑽井分公司標準成本的定義表達式為:B=T+A1
式中:B—鑽井分公司標準成本;
T—鑽井隊標準成本;
A1—鑽井分公司機關及輔助生產部門的標準成本分攤計入單井部分。
三是鑽井總公司標準成本。是指在鑽井分公司標準成本(B)的基礎上,分攤了鑽井總公司機關及輔助生產部門的標準成本(A2)及專業化勞務公司的標準成本(S),並抵消了鑽井分公司標準成本(B)中所包含的專業化勞務公司所提供專業化勞務(P)後的單井標準成本。
鑽井總公司標準成本的定義表達式為:M=B+A2-P+S
式中:M—鑽井總公司的標準成本;
B—鑽井分公司的標準成本;
A2—鑽井總公司機關及輔助生產部門的標準成本分攤計入單井部分;
P—鑽井分公司標準成本(B)中所包含的內部專業化勞務公司提供的按標準價格結算的專業化勞務;
S—某專業化勞務公司的標準成本分攤計入單井部分。
3、鑽井隊標準成本的編製方法及編製流程
(1)劃分作業環節,明晰成本項目。根據陸上石油鑽井作業流程,將鑽井作業劃分為鑽前作業、鑽進作業、固井作業、管具作業和其他勞務作業等五個作業環節,每個作業環節所包含的成本項目按其形態劃分為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三部分。變動成本在特定的工作量範圍內其總額隨工作量變動而成正比例變動,如鑽頭、泥漿材料等;固定成本在特定的工作量範圍內基本不受工作量變動影響,成本總額在一定期間內保持相對穩定,如固定的月工資、固定資產折舊等;混合成本因工作量變動而變動,但不一定成正比例變動,如青苗賠償、施工現場工作補貼等,為便於操作,在編製標準成本時將此類成本歸入固定成本範疇。
(2)確定變動成本的成本標準。某變動成本的成本標準=某變動成本的標準消耗量×某變動成本的標準價格。一是確定某變動成本的標準消耗量。標準消耗量一般根據鑽井設計直接取得,或采用技術測定法取得,或通過曆史數據分析取得(通常采用近3年的曆史數據),消耗量計量單位包括噸、米、次、台班、台月等。二是確定某變動成本的標準價格。標準價格一般根據企業內部定額價格或政府公布的收費標準或技術測定法測定取得,對通過以上方法仍無法取得標準價格的成本項目,可通過曆史數據分析法取得(通常采用近3年的曆史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