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日常生活中最不應該說的話(3)(1 / 3)

事實並非如此,這種行為除了會導致孩子的強烈反抗,加劇孩子的逆反心理以外,還會使孩子對父母產生極大的不信任。當孩子不再信任父母時,父母所說的話,即使是很好的建議,孩子也會拒絕接受,並且也會徹底關閉與父母溝通的心靈之門。

真正要了解孩子的思想和行為,要從正麵的渠道——與孩子建立暢通無阻的溝通來實現,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成果。

專家建議

父母切不可隨意偷看孩子的日記,這是孩子們最反感的事情,一旦偷看的事情給孩子發現,那就是親子之間不可縫合的傷口。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隱私權,給予他們自己私有的成長空間。

父母有什麼對孩子的疑問和看法,應該通過和孩子溝通獲得信息,孩子並不是不喜歡向父母袒露心扉,而是有時候家長的做法讓孩子無法接受罷了。

63別亂告狀

星期天,權權和表哥一起在院子裏麵踢足球,表哥總在炫耀自己“高超”的球技,一會兒一個倒勾踢球,一會兒一個淩空射門,簡直令人眼花繚亂。表哥擦擦汗,對權權說道:“要不要見識一下什麼叫大力抽射?”權權崇拜地說:“好呀!”隻見表哥用力一踢腿,球立刻飛了出去,“砰”的一聲,球正好砸到了鄰居家的玻璃。

“是誰幹的?”鄰居立刻衝著窗外大吼。

表哥一把抓著權權的袖子,說道:“快把頭低下來,否則被抓到就慘了!”

就這樣,表哥和權權一溜煙地跑回了家。

回到家,權權問表哥:“我們應該和鄰居賠禮道歉的,不是嗎?”

表哥回答:“你瘋了嗎?那不是找罵嗎?”

這會兒,媽媽正好過來,便詢問到:“你們在談論什麼呀?”

權權如實作答:“表哥打碎了人家的……”表哥沒等權權把話說完,就捂住了權權的嘴巴,說道:“嗬嗬,他就喜歡告狀。”

媽媽看著兩個人,也沒多問,就隨口說道:“別亂告狀呀,好好和表哥相處。”

權權冤枉得眼淚都快流下來了……孩子的道德觀念是在家庭學校的生活環境中,以及父母、教師等的影響熏陶下逐漸形成的,父母和老師的讚許或譴責、肯定或否定,是他們道德判斷的最高標準。在他們眼裏,父母是可以依賴的、公正的“法官”,所以遇到矛盾就向“法官”“告狀”。這是他們的年齡和心理 特征決定的,沒有“出賣”別人的目的,與成人間的“告密”是根本不同的。

所以,當孩子“告狀”的時候,父母首先要使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讓孩子將事情的經過講清楚,找出真正的原因。切不可一味譴責孩子,不信任孩子。如果兩個孩子之間起了糾紛,父母也不要聽到孩子告狀就憤怒地譴責另一方。小題大做和盲目衝動都會強化孩子的告狀行為,使孩子形成不良性格。

其次,在孩子反映情況的基礎上,父母應該進行必要地調查和核實,利用自己“法官”的身份,耐心地分析和教育孩子,要讓他學會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進行判斷,以促進其客觀評價事物能力的提高。

專家建議

對孩子的告狀行為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耐心地和孩子溝通,詳細了解事情的原委,對整件事情進行公正地評斷。

孩子能向父母告狀,說明他十分地信任父母,堅信父母能夠幫助其主持正義,所以,父母切不可敷衍了事,把孩子“告狀”的事情不當一回事,這樣會降低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度。

64你怎麼這麼難纏啊

王菲的新專輯上市了,唱片公司為了作宣傳還專門出售了1000套有王菲親筆簽名的限量版CD。這對於王菲的超級“粉絲”——小詠而言,可是一個天大的喜訊,她發誓一定要買到這張CD。可是這樣的CD不是一般人能夠買到的,因為市麵上基本沒有賣,這些CD都是送給一些媒體記者和電台DJ的。小詠知道媽媽認識一個電台DJ,便決定向媽媽求助。

回到家,小詠想立刻拜托媽媽這件事。但不巧的是這天,媽媽的幾個朋友正好來家裏做客,媽媽正和他們聊得不亦樂乎。小詠實在著急CD的事情,所以就直接當著客人的麵哀求媽媽這件事了:“媽媽,你一定要馬上給那個電台的阿姨打電話,要不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