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活與消費 以法為武器,做生活中的智慧老人(1 / 3)

第五章生活與消費 以法為武器,做生活中的智慧老人

生活與消費:以法為武器,做生活中的智慧老人

01

麻將桌上輸錢,有權利要回來嗎?

生活與消費的那些事兒:

老李平時沒什麼其他愛好,就是喜歡在牌桌上摸兩把,兒女們都說他有“麻將癮”。不過,老李一直以來在搓麻將的問題上還是比較克製的,從不玩太大,每次即使運氣不好,也就輸個幾十塊,無傷大雅。可就在上個星期,他卻“栽”到了麻將上。

平時,老李一般隻跟親戚朋友們搓兩把,很少到外麵跟陌生人打麻將,但最近一段時間都沒找到機會和親戚們聚會,他的“麻將癮”犯了,隻好上街溜達溜達,正巧看見路邊有一間棋牌室,鄰居老薑正在裏邊搓得不亦樂乎。老李一時興起走了進去,圍觀了幾把之後,難免有些“技癢”。老薑也合作地請他坐下,邀請他“來兩把”。

於是,老李進入了牌局。他這才發現,這牌桌上賭得很大,輸一局就得虧上近百元。可一來他不好意思反悔拒絕,二來又實在無法抵抗牌癮,隻好繼續玩下去。結果幾把下來,他竟然輸了1000多塊。這下他非常不甘心,聲稱老薑侵犯了自己的財產權,要求老薑把錢還給自己,他當然被拒絕了。老李又找到棋牌室老板,以對方“聚眾賭博”為由,要求老板償還自己輸掉的錢財。他的要求是合理的嗎?

枕邊說“法”

我們都知道賭博是不對的,不過在現實生活中,親戚朋友間娛樂性質的搓麻將,一般並不會被認定為賭博。本例子中,老李在棋牌室裏輸掉了錢,但老薑並沒有侵犯他的財產權。因為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而老李將財產作為賭資,其實質是違法行為,不受法律的保護,更沒有所謂的侵犯財產權的問題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七十一條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第七十二條財產所有權的取得,不得違反法律規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規定的除外。

那麼,老李在向老薑索回錢財不成的情況下,找棋牌室老板解決問題,並以棋牌室老板“聚眾賭博”為由,要求對方返還自己輸掉的錢,這樣做能起到作用嗎?我國刑法是這樣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零三條【賭博罪;開設賭場罪】以營利為目的,聚眾賭博或者以賭博為業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製,並處罰金。

可事實上,如果這間棋牌室是按照法律法規正常營業的,那麼就不存在“聚眾賭博”的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

第九條不以營利為目的,進行帶有少量財物輸贏的娛樂活動,以及提供棋牌室等娛樂場所隻收取正常的場所和服務費用的經營行為等,不以賭博論處。

由此可見,隻要這間棋牌室是正常營業,隻收取提供場所和服務經營費用的,就不能以賭博論處。因此,老李找棋牌室老板索要錢財的行為同樣是無法達成效果的。

幸福“法”寶小支招

人們在步入老年之後,往往變得清閑下來,脫離了工作崗位,不再忙碌,生活中需要找到新的娛樂。如果沒有更多的娛樂選擇,在我國社會大環境下,許多老年人很容易會選擇麻將。

事實上,麻將在一定程度上對老人的心智健康是有好處的。有科學研究表明,適度地打麻將可以預防老年癡呆症的發生。但是,如果過於沉迷於打麻將,甚至影響了正常的生活作息,難免會給自己帶來不良影響。此外,許多人在打麻將時多少會有一些“彩頭”,但如果“彩頭”過大,就可能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一旦真的輸掉了大量錢財,這時再想以“賭博犯法”的理由來索回錢財,很可能就會和例子中的老李一樣無功而返。那麼,如何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呢?

發展多樣化娛樂,不將生活焦點放在牌桌上

在適度的前提下,麻將對老年人的心智健康有一定的好處,也能幫助老年人打發空虛寂寞的時間。但是,隻要你善於發現、善於拓展,就會發現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娛樂方式,有很多娛樂方式比打麻將更加健康、更加適合老年人開展自己的新生活。

比如對文藝感興趣的人,可以和其他老年人一起參加文藝節目,唱歌、跳舞等等,不僅能讓身體運動起來,還能在團隊活動中與別人多多交流;對藝術感興趣的人,可以參加老年書法班、國畫班,在濃濃的書卷畫卷中感受文化氣息,陶冶性情;經常獨居、不愛出門或因身體原因無法經常出門的人,不妨在院子或陽台上學習養花,通過種植各種植物,感受大自然的清新氣息。此外,如果身體較好,還可以參加一些不太激烈的團隊型體育運動,比如門球、高爾夫球等等,這樣,目光就不會僅僅局限於牌桌,更不會因為打麻將而損失大量錢財了。

盡量隻和親戚朋友玩,少與“專業牌友”較量

在本節所述的例子中,老李原本隻習慣於和親戚朋友們一起打麻將,卻在無意中走入棋牌室,結果遇到“高手”,自然輸得一敗塗地,白白損失錢財。

所以,平時對打麻將有興趣的老年人,最好嚴格要求自己,隻將打麻將的地盤局限在親戚朋友、較熟悉的人際圈子裏,這樣對於打麻將時的“彩頭”也有商有量,不會吃暗虧;而如果像老李一樣,誤打誤撞進入棋牌室等“專業高手”常常聚集的地方,一方麵在牌局上必定輸多勝少,另一方麵“高手”們往往偏向於金額較高的大輸大贏,自然難免輸掉大量錢財。

此外,盡管如今大多數棋牌室都是正常營業的,但總有一些非法營業者企圖打法律的擦邊球,在棋牌室、麻將館等場所提倡過大的“彩頭”,甚至聘請“麻將托兒”借此盈利。因此,為了避免遇到這種騙局,老年人也應該以和親戚朋友打牌為主,少去不熟悉的棋牌室。

遇到輸錢情況,果斷及時止損

無論是在親戚朋友的牌局上,還是在棋牌室的牌桌上,都要謹記一個原則——注意及時止損。無法以良好心態對待麻將的人,往往會陷入最典型的賭徒心理,即在贏錢的時候想要繼續下去,以求贏更多的錢;而在輸錢的時候感到不甘心,想要把輸掉的錢贏回來,由於投入到牌局的錢越來越多,而結果又不確定,因此越來越容易投入,從而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因此,老年人尤其要記住“小賭怡情”,偶爾玩玩麻將,無論是“小輸”了十幾元,還是“小贏”了幾十元,都無傷大雅。在輸的時候,自己不會損失過多的金錢;在贏的時候,也不會因讓輸掉的牌友吃大虧而造成人際關係的破裂。

02

身為老人,別隨便答應成為“公司法人”

生活與消費的那些事兒:

陸老先生和陸老太太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了,居住在老宅裏,平時很少外出。這一天,很久沒見的侄子找上了門。侄子在外做生意,平時極少回家,老兩口都很意外。聽侄子把來意一說,他們更意外了:原來,侄子開了一家公司,想邀請陸老先生當自己公司的法人。

陸老先生一口拒絕,他的理由很簡單:自己什麼都不懂,而且年紀大了,去公司也幫不了什麼忙,怎麼能擔當“法人”這麼重要的位子呢?這不是屍位素餐嗎?可侄子卻很堅持,理由是陸老先生從前對自己幫助不小,自己是為報恩而來,而且,“法人”什麼都不用做,隻要去簽個名就好,另外,如果陸老先生答應成為法人,還能參與分紅,每年可以領到一筆不小的紅利。

陸老太太在一旁聽著,有些動了心,便攛掇老伴答應了下來。於是,陸老先生在侄子的陪同下辦了健康證明,進行了一係列手續,成為了公司法人。果然,陸老先生什麼都不用做,年底還分到了幾萬元錢,老兩口都十分高興。

可兩年之後,公司由於經營不善倒閉了,還欠了很大一筆債務,而侄子卻在這時逃之夭夭,杳無音信。相關部門找上門來,要求陸老先生這位“法人”承擔責任。這下,老兩口可傻了眼。

枕邊說“法”

陸老先生對於“法人”的概念沒有清醒的認識,才會落得這樣的結果。如果當初侄子上門提出要求時,陸老先生先不忙著答應下來,而是四處打聽打聽,聽聽相關法律部門的說法再做決定,結果很可能就不同了。那麼,我國法律對於法人是如何規定的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三十六條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第四十一條全民所有製企業、集體所有製企業有符

合國家規定的資金數額,有組織章程、組織機構和場所,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經主管機關核準登記,取得法人資格。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具備法人條件的,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登記,取得中國法人資格。

第四十三條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我們可以看到,企業法人對於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因此,當侄子的公司出現問題,欠下大量債務的時候,陸老先生就成了“冤大頭”,需要承擔相關的責任。不僅如此,如果侄子的公司違反法律法規,達到非常嚴重的程度,陸老先生甚至還可能要承擔一定的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四十九條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 超出登記機關核準登記的經營範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二) 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三) 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四) 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五) 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係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六) 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因此,身為老人,千萬不要隨意答應成為“法人”,即使是自己非常親密的親人提出要求,也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幸福“法”寶小支招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陸老先生原本什麼事情都沒做,隻不過是答應成為了一間公司的法人,且從沒過問過公司的任何經營情況,卻在公司出現重大問題的時候,成了追究責任的對象,這就是糊裏糊塗成為法人所釀成的後果。那如果出現陸老先生這種情況,應該如何應對呢?平時,老人們又應該如何做,才能避免這種窘境的發生呢?

不慎當上企業法人,可辦理法人變更手續

如果你和例子中的陸老先生一樣,由於對相關法律和經濟知識不了解,而在他人的欺瞞和遊說下成了法人,事後才發現這種情況不妥,那麼亡羊補牢、猶未為晚,你可以在公司還沒有發生巨大變動、沒有出現需要法人負責的重大問題前,去辦理法人變更手續。

辦理法人變更手續,可以先與企業經營者協商,比如陸老先生可以找到自己的侄子,表示自己是在被隱瞞許多實情的情況下成為法人的,要求盡快辦理法人變更。但如果對方不願意變更,或者采取各種方法進行拖延,那麼就可能需要借助法律武器,走法律途徑了。

妥善保管身份證件,勿被他人竊取

如果已經當上了某個企業的法人,那麼還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件。因為企業的經營者如果心懷不軌,取得法人的身份證,很有可能通過各種渠道,冒用法人的身份進行各種非法經營活動,一旦這些非法行為被揭露,由於使用的是法人的身份證,那麼最終需要承擔責任的也就是法人了。

因此,老人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如果企業經營者或相關人員請求借走身份證,都不要隨意地聽之任之,即使對方以不得已的理由軟硬兼施,也要堅定立場。要知道,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身份證是不得隨便借予他人的。故千萬不要因為一時心軟違反這個規定,從而給自己帶來嚴重後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老人並沒有成為任何企業的法人,同樣需要謹慎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要知道,目前有些企業注冊時管理混亂,某些企業經營者很可能以“幫助老人辦理健康證”“幫助老人代辦社保手續”等借口,將老人的身份證借走,進而偽造簽名,在不知不覺中讓老人成為企業法人。

03

休息受到影響,你也可以起訴噪音汙染

生活與消費的那些事兒:

老趙是一家事業單位的退休職工,自打退了休,就一直在家裏很少出門。由於他的腿年輕時受過傷,不方便經常出門,所以幾乎一天24小時都待在家裏,即使想出門透個氣,也隻能是去院子裏走走,幸好他家住一樓,有個不小的院子可以活動活動。

可最近,卻有一件煩心事兒找上了他。小區裏的活動中心離他家不遠,隻隔著一條窄窄的綠化帶,最近突然大肆裝修起來,說是要在這裏建立小區少年兒童藝術培訓班。於是,從這天起,老趙每天早晨6點多就能聽見雷鳴般的機器轟鳴聲,鑽孔機的聲音更是吵得人無法入睡,直到晚上十一二點才消失,天天如此。老趙讓兒子去跟小區負責人交涉,對方卻勸他們“忍一忍”,說是裝修時間隻有1個月,過了1個月就好了。

1個月過去,活動中心果然裝修一新。老趙心中慶幸,心想再也不用聽到裝修聲了。可沒想到,這個藝術培訓班主要是培訓樂器的,每天從早到晚,都能聽到各種樂器的聲響,二胡、鋼琴、小提琴、大提琴、笛子、薩克斯風,應有盡有,各種各樣的旋律吵得老趙幾乎精神崩潰。老趙再次讓兒子找小區負責人交涉,對方卻說他們是正常營業,老趙如果受不了可以搬家。老趙很委屈,自己辛苦大半輩子買的房,難道就因為這事,得被迫賣房走人?

枕邊說“法”

好端端地住在家中,沒承想遭遇噪音汙染,不僅影響正常的休息,時間長了,還會對健康造成影響。老趙的遭遇並不少見,無論是施工還是普通經營、生活,都可能製造出噪音,影響他人的正常生活。那麼,這些噪音製造者的做法是否可以製止呢?有什麼法律條規可以維護老趙的權益呢?事實上,我國針對環境噪聲汙染,是有專門的針對性的法律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環境噪聲,是指在工業生產、建築施工、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中所產生的幹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

本法所稱環境噪聲汙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噪聲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並幹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

第六十一條受到環境噪聲汙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

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噪聲汙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由此可見,老趙所遭遇的噪音,屬於環境噪聲汙染,且遭遇這些噪音之後,老趙遭受了損失——生活中的正常作息受到影響。老趙可以尋找相關負責方,比如小區負責人協商解決。但在這個例子中,小區負責人對於自己的責任百般推脫,甚至要求老趙“暫且忍耐”。那麼,這時候,老趙可以尋找相關部門進行申訴,要求這些部門進行調解,如果調解不成,還可以起訴。

此外,1個月後,裝修噪音汙染消失了,可樂器聲這一源源不斷的噪音,同樣也影響到了老趙的生活。那麼,樂器聲是否屬於噪音呢?我國相關法規條例也是有針對性的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條例》

第三十四條文娛、體育場所的經營者,應當采取有

效措施,減輕或者消除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第三十五條使用家用電器、樂器和在室內開展娛樂活動時,應當控製音量,不得幹擾他人。

第四十三條造成環境噪聲汙染的單位和個人,有責任排除危害,並對直接遭受損害的組織或者個人賠償損失。

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部門處理;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根據這些條例,我們可以看到,樂器所產生的噪音,同樣也在環境噪聲汙染的範圍之內,故老趙有權尋找環境保護部門進行處理,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幸福“法”寶小支招

現代城市裏,尤其是以高層或中高層為主的居民社區中,噪音汙染的現象極為常見。因為人群居住密集,一旦發生噪音汙染源,就可能影響到周圍許多戶人家的正常生活和作息。而老人往往喜愛清靜,在睡眠時更需要安靜的環境,一旦受到噪音騷擾,生活質量就會直線下降。因此,老人如何應對噪音汙染,是一個需要注意的重要問題。

聯合街坊四鄰,勸阻製造噪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