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寶寶的喂養方案(1)(1 / 3)

2歲~2歲半寶寶的發育狀況是什麼樣子的

身體發育

2歲1個月的寶寶在各方麵都有長足進步,頭部的發育速度開始減慢,而四肢和軀幹卻長得更長,這時頭和身體的比例更趨向成人。到2歲3個月時,身體發育又上了一個台階,一般而言,此時正常體重在12.1~12.68千克之間,身長在88.45~90.69厘米之間。到2歲半的時候,寶寶身高在90.3~91.7厘米之間,體重已在12.55~13.13千克之間。

牙齒發育

寶寶2歲時已經出齊20顆牙齒,在出齊20個牙前,要堅持睡前漱口,出齊20個牙後,要學習刷牙。特別愛吃糖的寶寶更需要注意保護牙齒,由於糖裏含有的焦性葡萄糖酸會順著齲洞滲入牙髓,對牙齒會有腐蝕性。因此,寶寶在3歲之前不要多吃糖。

動作發育

2歲~2歲半的寶寶,家中的空間已經不能很大限度地滿足其活動範圍,因此他們非常渴望外出,可借此機會,訓練寶寶的平衡能力,如扶著寶寶,讓寶寶走馬路牙子等。

感覺發育

2歲~2歲半的寶寶已經能分清兩種以上的顏色了,對大小等概念也有非常明確的概念了,所以可適當訓練寶寶感覺方麵的認知能力。

2歲~2歲半寶寶的喂養方法

2歲~2歲半的寶寶,培養良好的進食習慣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做到規律進餐,定時定量。對於2歲以上的寶寶,應安排好早、午、晚三餐及早、午、晚三次的點心。其次不要讓寶寶養成挑食、偏食、吃零食的習慣,要達到均衡的飲食結構。除此之外,還要幫助寶寶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讓寶寶自己嚐試用勺、碗吃飯。

在寶寶逐漸適應正常的飲食後,父母要培養寶寶良好的咀嚼習慣。此時要注意,不要給寶寶太硬的食物,否則會影響到寶寶的咀嚼習慣,由於太硬的食物超過了寶寶的咀嚼能力,致使寶寶不完全咀嚼,就直接就咽了下去,時間久了會養成寶寶不愛咀嚼食物的習慣。此外,寶寶有時會迫不及待地往嘴裏塞食物,不怎麼咀嚼就下咽,因此父母需要耐心地教寶寶咀嚼食物,不能急躁。在喂食寶寶的時候,應刻意拉長兩口飯菜的間隔時間,讓寶寶有充足的咀嚼時間。

2歲~2歲半寶寶飲食應該注意的問題

1水果。對於尚處在幼兒期的寶寶,水果的進食不應過多,每天以100~200克水果為宜,相當於一個中等大小的橘子或半個大蘋果。因水果中的主要成分是果糖,果糖攝入太多可造成寶寶的身體缺乏銅元素,從而影響骨骼發育。且水果含鉀、鈉、鈣、鎂等堿性元素,能中和肉食中的酸性成分會對新陳代謝產生影響,一旦攝入過多,會破壞寶寶體內的酸堿平衡,導致腹瀉、嘔吐等。

2鋅。大多幼兒較易缺乏鋅,缺鋅可表現為個子矮、體重輕、胃口小等,嚴重者還可導致貧血、異食癖等。因此可根據寶寶的情況,多給寶寶喂食此類含鋅較高的食物:禽蛋、魚、肉、大豆等。

3硬食物。隨著寶寶逐漸長大,接觸的食物也越來越多,但是有些食物還是不能給寶寶吃,如花生米、煮豆、脆餅幹等硬的食物。這是由於寶寶的後槽牙長得較晚,即使有些寶寶後槽牙長出來,也要過一段時間才能用力咀嚼花生米等硬的食物,否則會引起食物誤入氣管的現象發生。

4鹽。寶寶2歲以後,通常可以與家人吃一樣的正餐了,因此要注意對鹽的攝入量,一般理想的情況,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應在8~10克之間,但我國隻有南方的部分地區符合這一標準,而北方的絕大多數地區都遠遠超過這一標準,攝入太多的鹽對寶寶很不利,會使寶寶在年輕時就患上高血壓。所以為了全家人的健康,把正餐做成淡淡的味道,讓寶寶從嬰幼兒時期就習慣淡味食物吧。

2歲半~3歲寶寶的發育有什麼特點

2歲半~3歲的寶寶,身體已經非常結實了,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身體發育

在2歲9個月時,寶寶的體重正常均值已達13~13.53千克,身長也在91.35~93.38厘米之間。滿3歲的時候,寶寶體重均值在13.44~13.95千克之間,身高的正常均值也在94.2~95.1厘米之間。與2歲時相比,體重增長了2千克左右,身高增加了7厘米左右。

動作發育

2歲半~3歲的寶寶,運動能力已經非常強了,由於這個時期寶寶的運動量較大,因此肌肉也很結實有彈性。同時還具備良好的平衡能力,並會拍球、抓球和滾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