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你的小男子漢,做他的成長導師
青春期男孩就像一本難以讀懂的“天書”,很多父親在男孩的諸多行為前,常常不知所措,困惑不已。其實,在與男孩共同生活的過程中,父親如果能夠關注他的各種狀態,體會他的各種心態,並適時地給予指點,就能做他的成長導師。
父親要關注小男子漢的生理變化
青春期,即青少年時期,是指個體的性機能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階段。生物學上是指人體由不成熟發育到成熟的轉化時期,也就是一個人由兒童到成年的過渡時期。人們通常認為,青少年不再是小孩兒,但也尚未成為成人。
青春期是男孩人生“狂飆突進”的時期,無論個頭、髒器還是性方麵的發育和成熟,都讓男孩積蓄了大量的能量,容易過度興奮。而此時,他們的神經係統還沒有發育健全,調節能力還比較差,麵對各種變化和外界刺激,不能很好地應對。
有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女生家長對孩子的性健康教育指導要多於男生家長,男生往往是被忽略的群體。
一位名叫“窈窕紳士”的網友曾講過這樣一件事情。他的兒子15歲時,有一段時間的表現很奇怪:每次上廁所時,總在衛生間待很久。他起初沒有在意,一次,兒子上完廁所後,他在衛生間發現了幾根牙簽和細的小棍。他吃了一驚,忙把兒子叫來,問道:“你在幹什麼?”兒子滿臉通紅,皺著眉頭說:“爸,你得帶我去醫院了,我尿不出來了尿了!”
他急忙把兒子送到醫院,醫生一看就把他教訓了一頓:“你這爸爸怎麼當的!孩子的尿道馬上就快堵住了,應該掛急診!”沒多久,兒子的包皮手術就做完了,可這件事讓他非常自責:怎麼沒早點注意呢?
從生殖的角度來看,女孩好像比男孩早熟,但從性發育的角度來看,比如性喚起、性幻想等,男孩就比女孩出現得早。從這個意義上講,男孩比女孩壓力大,擔心、疑慮也就更多。可男孩詢問這類問題,父親往往教訓他:隻有壞孩子才這樣。因此,許多男孩隻能把困惑埋在心裏。現在媒體上很少有適合這一年齡階段的、有針對性的介紹,如果男孩從同學、影視作品、黃色書籍等渠道了解一鱗半爪的相關信息,常會獲得歪曲了的性知識,將造成不良的後果,影響到身心的正常、健康發育。
作為父親,應該特別注意男孩成長發育時期的身體變化和健康,因為有些男孩青春期不健康的行為,就是由於父親的疏忽造成的。龍迪博士曾在給某雜誌主持“少男少女課堂”專欄時,原計劃以少女為主,給男孩寫個三四篇也就夠了,可沒想到來信谘詢、表達困惑的,95%以上都是男孩。她說:“其實,來信的大部分男孩生理發育都是正常的,而對他們來說,父親的作用最重要。”
青春期男孩的身體發育是父親應該關心和了解的事情,使男孩輕鬆、安全地走過青春期,也是父親的責任和義務。那麼,父親應該怎麼做呢?
1.學習青春期知識
作為父親,應該在學習和掌握影響兒子發育的因素、生殖係統、第二性征等青春期知識,了解生理轉變所帶來困擾的處理方法,以便和男孩正確交談,並解答一些問題。一般來說,青春期男孩的生理變化主要表現在這幾方麵:10~11歲身高加快,睾丸、陰莖開始增長;12歲時出現喉結;13歲時出現陰毛;14歲時童聲消失,音調變低,出現腋毛;15歲時首次遺精,具備生育能力,開始長胡子;19~20歲時停止成長。
2.給男孩足夠的父愛
父愛對男孩的成長至關重要。父母往往是男孩最早的性教育者,他們的言行舉止,在很大程度上將影響著男孩的性別意識。尤其是父親,對兒子的影響更大。因為父親通常是兒子模仿的第一目標。比如,父親是軍官,兒子會說:“長大了我也要當軍官。”一般來說,男孩的性別意識主要取決於他仿同的目標——爸爸。如果在青春期這個成長的關鍵階段缺乏父愛,那麼男孩就很容易沒有仿同。長大以後,他身上可能就會有較明顯的女性化特征。
3.做好男孩的性教育老師
青春期發育的核心是性的發育,因此青春期又被稱為“性成熟期”。青春期男孩的性發育成熟,已經可以生育。一位心理輔導老師說:“進入青春期的男生會出現遺精等生理現象,但孩子的家長對孩子初次遺精的現象普遍關注不夠。尤其是孩子的父親,很少能夠坐下來給兒子講一些有關性教育的問題。”事實上,在性教育中,父親應是兒子最好的老師。
青春期男孩往往不願意和父親一起去洗澡,這說明他已經進入青春期後期,身體開始發育成熟了。有些正常現象,像遺精,他並不懂得是怎麼一回事,相反還認為是自己幹了“壞事”,怕父親知道。在這個時候,父親應注意:首先不要責罵,不要因為拒絕同去洗澡就發脾氣,或指責男孩。如果父親的態度選擇得不合適,男孩將對性產生恐懼和罪惡感。父親應該自然大方地教給兒子一些性知識,告訴他應該怎麼正確麵對來臨的生理變化。
4.消除男孩的不安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