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張大人,服城急報。”一個士兵說道,張衛張郡守用手從士兵手裏接過這封急信,打開後看著信中的內容,表情一下變得凝重起來,一旁的副將趙大山問到“怎麼了,張大人,服城出事了。”
張衛回答到“非也,不過也差不多,信中說服城周圍最近有一批流民蠢蠢欲動,而且人數不少,估摸著在2萬人左右,而服城雖然對外號稱有5000人,但實際隻有100人,要我們調兵支援。”
趙大山回應道“那張大人,我們是調還是不調,服城可是平郡的西大門,也是郡裏為數不多的產糧縣,今年突然下的征糧令,使很多郡都來不及應付,隻有我們郡靠著服城縣和裏縣勉強夠了。”
張衛有些激奮地說道“當初我就給知府大人說過,不要為了搶功,把駐守各郡各縣的大部分軍隊調走,可大人卻說,現在眼前北方的李敬才是真正的敵人,我們要在龐都統麵前表現一下,如果不是我力爭我們郡府著這5萬人也要大大折扣,而那些縣裏的軍隊,除了服城這類重要的留下少量駐守,其餘縣府隻留治安的所需人數,不過對外號稱采取欺騙的手段。”
趙大山連忙說道“可大人不怕萬一,就怕一萬,如今強征糧食,那些百姓已經無糧可吃,冬天就快來了,很難保證他們不會狗急跳上牆啊,100人更本守不了多久。”張衛想了些許後,說道“趙大山你即刻率領15000人前往服城,到了服城後給我報告當地情況,如果暴亂發生,務必殲滅。”趙大山回答道“是”。
隨後,趙大山率領15000人從平郡西門出發,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但因為事出緊急,所以糧草就和兵馬一並出發了,但為了不影響行軍速度,趙大山命令讓軍隊加速前進,僅僅留了1000人保衛運糧隊,而且運糧隊前進速度還極其慢,天空還十分不作美的下起了綿綿細雨,以至於運糧隊與趙大山的軍隊拉開了極大的距離。
而這些情況通通都被安世軍的在各個村中的據點了解的十分清楚,而王同已經命令李明,李光,王虎開分別在不同地方各率領一萬人埋伏了起來,準備以逸待勞一舉殲滅敵人。
“李光將軍,你看那是不是運糧隊?”一個士兵說道,李光看了看後,說道“沒錯,就是他們,傳令下去,弓箭手依次三輪齊射後,刀盾兵再並排圍住敵人,長槍兵刺殺,一個都不要留。”士兵回答道“是。”
“準備,放”一個士兵大叫道,藏在樹林兩旁的弓箭兵依次拉弓而發,將近1000發箭從天而降,而走小路,妄圖以防萬一的運糧隊的敵軍們,則是一臉的茫然,而他們的頭頭更是沒想到會有人發現他們的行蹤,頭頭更是大罵道“罵的,一群刁民怎麼讓我給碰上了,真是夠倒黴了。”
不過,當一把把箭射殺一個又一個的士兵時,頭頭已經來不及再發牢騷,他連忙大叫道“不要慌,給我分開突圍,能活多少是多少,放棄糧食,給我突圍。”就在頭頭連忙指揮時一把箭射穿了他的胸膛,他瞬間倒地,不省人事,而失去了指揮的軍隊,就如一盤散沙,當刀盾兵與長槍兵衝下來時,那些士兵就被盾牌團團圍住,隨後一把有一把長槍將其刺殺,直到最後一個敵人被徹底消滅。
“李將軍,這下好了,這些糧食都是我們得了。”一個士兵高興的說道,而其餘的士兵則大呼道“我們勝利了,勝利了”,而李光雖臉上高興,心中卻在想另一邊是不是一樣順利。
平山道是一個極其狹窄的隘口,其道路隻能三個三個人的通過,道路長度雖不長,道路兩旁則是高高的山壁,是最好的埋伏地點,當然敵人也想到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