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業成本領先戰略研究
管理視窗
作者:孟慶芳 王廣亮
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可持續發展和節能減排,一直是當前我國政府致力去做的一項事情。煤炭產業雖然在我們建國初期對於國民經濟的發展發揮過重要作用,但是在當前,煤炭企業高能耗,高汙染已經影響到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展開,粗放傳統的生產管理方式使得煤炭企業成本支出很大,因此煤炭企業必須要調整傳統落後的生產方式,做好企業自身的成本控製和成本管理工作,隻有這樣才能改善企業經營,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更好的促進企業穩步發展。
關鍵詞:成本領先戰略;戰略;合成“成本領先戰略”引言
進入2015年以來,麵對中國經濟持續放緩,能源需求下滑很快,煤炭作為傳統能源受到的衝擊很大,國內煤炭價格經曆了持續三年的大幅下降,行業虧損麵持續擴大,呈現出量價齊跌的局麵。如何改善煤炭企業的經營困局,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求得生存與發展就成了當前企業必須要考慮的一個課題。在現代市場中,企業因壟斷、資源獨特、技術壁壘等原因得以保持較高生產效益的所謂價格優勢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較少的發揮作用,至少在今後企業生產的曆史進程中這種作用發揮的空間與時間都將極其狹窄與短暫。所以不論是雲集高新技術、資源壟斷的高端企業,還是相對低端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對成本的控製與考慮已經成為當前企業管理的首要任務。成本領先必然是企業在核心競爭中取勝的先決條件及靈魂所在。煤炭企業結合自身客觀情況在生產工藝、機構設置與定員安排等方麵達到高效低能,將“成本”這一主線潛移默化地根植於生產經營的細節之中,此種情況下,成本領先作為一種戰略思想是適用於煤炭企業的管理理念。
成本領先戰略也稱低成本戰略,英譯為:Overall cost leadership,是指當某一企業的成本價格低於或相當於競爭廠商時,它的低成本地位就會轉化為高收益。盡管一個成本領先企業的競爭優勢來源於較低成本上的領先地位,但是它要成為經濟效益高於平均水平的領先者,則必須在產品別具一格的基礎上取得的價值與其他競爭廠商相比處於有利地位。企業實行成本領先戰略必須要通過降低自己的生產和經營成本,以低於競爭對手的產品價格,獲得市場占有率,並獲得同行業平均水平以上的利潤,隻有這樣才能獲得市場競爭力,保持企業經濟效益,確保企業的穩步發展。
成本領先戰略的理論基礎是規模效應與經驗效應。規模效應就是以大規模經營活動取得的較低的運營成本來攤薄固定運營成本,或是采取大宗采購帶來的相對於供應商較強的議價能力以獲取比同行業競爭對手更低的采購成本,或是以較低的市場價格迅速占領市場以提高競爭企業爭奪市場份額的成本。經驗效應是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實施成本控製,遇到市場變化時可以迅速的做出反應,不至於因管理實效而導致管理失控,或是由於管理經驗不足而在擴大市場份額和提高產能時無法控製成本。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成本領先並不等同於降低商品銷售價格。如果企業陷入價格最低,而成本並不最低的誤區,換來的隻能是無休止的價格戰。因為,一旦企業降低商品售價,競爭對手也會隨著降價,再次競爭中會出現哪個企業的成本更低,哪個企業會具有更多的降價空間,這個企業就能夠支撐更長時間的價格戰。
製定成本領先戰略應當全麵的對企業各種因素加以考慮,例如:競爭對手、核心專長、合理定位、競爭優勢。而實現企業的成本領先戰略是由企業的成本管理方式及成本管理理念所決定的,隻有指導性、前瞻性的競爭戰略與現代化的管理方法有機結合,才能保障企業戰略的順利實施。企業成本領先戰略的實施在企業的生產活動中尤為重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市場競爭中,同類別產品的生產成本越低,該企業在同行業其他企業的競爭中所獲得的優勢越大;第二,在成本對抗中,低成本企業在其競爭對手隻能保本而無法獲利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取得盈利;第三,低成本企業的成本優勢及規模效益為行業的新進者帶來了巨大的障礙,有效的阻止了外來者的競爭;第四,在進行產品的銷售時,較低的成本能夠適時的降低產品價格,加大對購買商的議價能力;第五,當企業所需資源價格抬高時,成本較低的企業能夠有足夠的靈活性來擺脫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