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天好像變得更高了,桃林也在變高,出什麼事了?
天空中怎麼會有波紋,而且距離近在咫尺。
原來不是自己的位置變了,是湖水,是湖水漲上來,光線的折射讓天顯得更高,剛才的視線模糊,應該是湖水在淹沒自己眼睛的一瞬引起的失真。難道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不是說晚上湖水才會上漲麼,孫婷還沒回來?
‘夫子觀鏡湖而悟道’八個字猛然闖進張溪石的精神世界。
從進入桃林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數個小時,他一直在思考這八個字,思考麵前的鏡湖,從各種角度,立場來拆分,融合理解。雖然一直沒有明白,但當思考和現實的某一部分突然建立起某種聯係,就像元素周期表在夢裏麵被發現一樣,事實的真相自然而然就會浮現。
頓悟就是如此。
直到這一刻,他才明白夫子觀鏡湖原來是從湖水裏觀的。
“而”字原來是用在這裏。
水麵是鏡麵,裏外通過鏡麵相通。
鏡外的世界和鏡中的世界相同相通,隻隔著一薄到極致的水麵。
從外麵看,自己應該就在鏡中。
水中的世界和鏡中的世界是在一個世界裏,鏡外人如是觀。
鏡湖原來是靜湖。
靜到極處隻剩下觀和悟,不用其他感官,不受其他所感。
夫子觀鏡湖而悟靜。
靜到極致是——動。
動是絕對的,靜是相對的。
水聲嘩嘩,鏡湖倒置,天地倒置,世界截然不同。
張溪石從兩米高的地方重重地摔在地上,邊齜牙咧嘴地忍著疼站起身,拍拍身上的土,邊四處張望。山下麵是盛開的桃林,山上麵雲山霧罩,一條小路從山下蜿蜒而來停在腳下,夕陽西下,這場景竟然是分外的熟悉。當年他觀天書碑無果,黯然離去時,就是在這裏。
猛回頭,碑亭下,一塊紅色的石碑赫然入目。
晚照碑!
夫子墓!
這裏果然是夫子墓!
夫子墓及墓前的十二座天書碑,乃大陸之上最神聖之所,是人類世界修行之源。晚照碑是天書碑中的第一座,被有些人視為最為重要的一座,因為此碑不過,修行無緣。它是開啟修行的第一個關口,也是第一個境界。人類世界修行的門派、功法各有不同,對修行中每一個境界的描述都不相同,但唯一相同的就是晚照境。它代表的修行無先後,無年齡的思想被天下人所認同。曾有垂垂老者,一夕在晚照碑前頓悟,一夜青絲,一夜無皺,最後壽至三百歲正寢。
正是如此,晚照碑前從來不缺人來觀碑。
觀碑不過之人,總會想著觀碑的好處,曆年大朝試之人能過晚照碑的不多可也不少,積年下來,越到後來,歲數大了,對生死看的更重,觀碑的心思更迫切。因此往往,晚照碑前,總會有人的。
可是,現在晚照碑前居然一個人都沒有。
不僅這裏沒有,山下,神道上也都是空空的,整座夫子墓裏沉寂無聲,仿佛隻有他一個人。
ps:呼喚手機票支持,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