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作為一種媒介,能夠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讓人們得以溫飽,也能夠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從容、自信。隻要生存於世界上,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每個人都需要金錢,因為我們的生活本身離不開金錢。不可否認,金錢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就像案例中的小娟一樣,小小年紀便也明白了這個道理。可是,現實中,正是因為人們明白金錢的重要性,所以才將錢看得太過重要,甚至總是在犧牲生命中其他重要的或者美好的東西,去獲得金錢。
可是,我們要明白的是,金錢的本質是要為我們服務,幫助我們提升生活質量,追尋生命更高層次的意義和價值。否則,若是為了金錢弄垮了身體,忽略了生活的本質,就隻能淪為金錢的奴隸。
因此,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從小就成為金錢的主人,學會利用金錢、駕馭金錢,讓金錢為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服務,而不是讓孩子在金錢的世界裏迷失,找不到正確的方向。為此,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1)教孩子用正當的方式獲得金錢
金錢對於生活的重要性,父母有必要讓孩子了解,同時父母也要讓孩子明白,隻有通過正當方式獲得金錢,才是值得提倡和讚揚的。另外,在賺錢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生活的其他方麵,如休息、照顧家人等。否則,孩子就可能會屈服於金錢,讓生活被金錢所困。
(2)讓孩子明白合理消費的重要性
要想讓孩子真正學會駕馭金錢,我們就應該讓孩子明白合理消費的重要性。比如,要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必須買的,什麼是不能買的,哪些是應該花的錢,哪些是可買可不買的。
(3)不要讓孩子對金錢產生崇拜感
在積累金錢、消費、財富增值等方麵,父母都要對孩子做好引導工作,在幫助孩子實現儲蓄和財富增值的同時,讓孩子成為金錢的主人,能夠利用金錢享受高品質、高追求的生活。
(4)讓孩子學會與人分享
父母應該讓孩子從小學會與他人分享物質和金錢,比如,父母買了好吃的回家時,不能讓孩子獨享、獨占,要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當家裏需要買大型公用家具或電器時,可以動員孩子一起捐錢;在長輩過生日的時候,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為長輩購買生日禮物等。
學會分享是孩子人生中一堂很重要的課程,隻要從小養成了與人分享的意識,孩子便能夠更好地與人相處,更好地理解金錢與價值的關係,做一個慷慨大方的人。
(5)引導孩子為他人著想
當孩子懂得為別人著想時,就會學會給予和付出,自然也就不太將金錢看得太重。比如,在和孩子一起逛超市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想一想,除了自己需要的東西之外,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是否有需要的東西;在電視或者報紙上看到遭受自然災害的報道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為那些受災的人們著想,盡自己所能為他們捐款等。
(6)讓孩子從挫折中學習
當孩子將金錢看得太重時,就會表現得非常自私,比如,不願與朋友分享零食和玩具、對朋友的困難漠不關心等,朋友或者同學就可能主動遠離他。這時,父母最好不要插手,應該讓孩子自己從這些挫折中明白,金錢雖然重要,但是友情、信任、分享等更重要。要知道,這也是鍛煉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必要過程,父母不能因為心疼孩子,就用成人的方法幫孩子解決問題。
附:向比爾·蓋茨學習正確的財富觀
比爾·蓋茨不僅是世界首富,更是創造了一個白手起家的傳奇,而他的一舉一動自然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也許,一開始有人對他並不服氣,覺得在這個行業比他更聰明、學曆更高的人才比比皆是,而這個年輕的富豪不過是撞了大運。然而,漸漸地,他卻讓人們看到了不同的一麵——他掙錢,也花錢,和很多富豪不同的是,他對慈善事業很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