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現在的財商力,未來的生存力(2)(2 / 3)

經調查研究表明,5~12歲兒童的金錢觀和消費觀尚未穩定,是財商教育的關鍵期。適時合理地對他們進行財商教育,教會孩子安排好10元錢,那麼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就能夠管理好100萬、1000萬甚至更多。財商教育可以讓孩子從小就體驗和管理金錢,學會規劃人生,更好地在社會上立足;也可以教孩子們學會感恩、節約、承擔責任、建立自信;還可以幫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消費觀,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未來。

現在提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當今這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僅僅讓孩子在成績上不輸給別人已經趕不上時代步伐了,培養孩子的財商開始在社會上占據高位。讓孩子學會理財,學會更好地規劃人生,才是新一代父母明智的選擇。

孩子第一分錢,何時給,如何花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不再是以前父母們所理解的那樣,一個孩子隻有智商、情商和財商一起進步,共同發展,才能真正讓孩子成為同齡的佼佼者。那麼如何對孩子的財商進行啟蒙呢?誰又能勝任這一角色呢?是幼兒園的老師還是財商教育培訓班的老師?

誰能勝任孩子的財商啟蒙老師

在公益廣告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當然,財商教育也不例外。回憶一下你們在小的時候是如何認識錢幣的,是否還記得你們的父母從口袋裏掏出鈔票為你買玩具的情景?是不是覺得鈔票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可以給你換來你想要的玩具和零食?那也許就是你對金錢的第一印象。

現在你們的孩子就像小時候的你們,對於金錢的印象,僅限於能換取玩具和零食,能夠去遊樂場玩旋轉木馬和碰碰車。你的錢包就像是哆啦A夢的口袋,能夠滿足孩子們的一切夢想。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你們對待金錢的態度和方式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要建一座萬丈高樓就必須要有一個紮實的地基,因此,孩子們在小的時候形成的對金錢的認識,無論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都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有些父母經常抱怨孩子亂花錢,沒有養成攢錢的好習慣,擔心將來長大後成為“月光族”“啃老族”,但你是否想過在他們小的時候就進行財商教育呢?許多父母還未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設想一下,當你的孩子還待在你身邊撒嬌的時候,別人家的孩子已經學會去銀行管理賬戶了。家長們,你們還按捺得住嗎?

我曾經認識一位年輕的母親,她有一個6歲的兒子,她發現兒子最大的愛好就是買玩具,並且是越貴越好。但玩具越買越多,兒子卻喜新厭舊不斷向她提出新要求,對此,這位母親非常擔憂。後來她找到一位心理醫生來谘詢這件事情。醫生在了解了她的問題後問道:“你是不是平時因為工作忙就很少花時間陪孩子?是不是想通過給孩子買玩具來補償他?”

其實孩子雖然小,但是他非常敏感。他不懂如何來引起母親的注意,隻有不斷地向母親要玩具,才能夠確定母親是不是愛他的,他不能夠理解為什麼母親一旦工作起來就會把他忘在一邊。這位母親在聽完醫生的話之後深深地反思,原來不斷滿足兒子的要求,並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他需要的隻是母親在身邊的陪伴。

後來,她開始抽出越來越多的時間陪孩子,與孩子經常進行溝通,一起參加親子活動培養感情。她還將孩子帶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給孩子解釋為什麼不能經常陪他,兒子也漸漸體會了母親賺錢的不易,不再向母親強求要玩具,甚至學會了存錢。

還有一個這樣的孩子,從小就喜歡收集汽水瓶蓋和郵票。6歲的時候就當起了小小的老板,賣出了第一塊口香糖;10歲時賣爆米花;11歲時買了人生中的第一支股票。他喜歡投資,並善於總結,他在總結中獲得經驗,學會了規避風險。他在35歲的時候就成為了百萬富翁。再過幾年,福布斯排行榜上就有了他的名字,他就是巴菲特,一個善於創造奇跡的人。他回憶說,在他10歲那年,作為股票經紀人的父親帶他去了紐約證券交易所,那一次經曆令他終生難忘,也讓他從此愛上了證券投資。超高的智商和專注的情商造就了他在財商上的智慧,他無疑是令人敬佩和崇拜的。同時也讓家長們看到,財商的高低能夠決定一個人將來是否富裕。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無法衡量的,在你眼裏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可能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當然,這並不是要求每一個孩子都要向巴菲特學習,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帝別具匠心的創造,必有他的過人之處。因此,家長們所要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灌輸正確的金錢觀,挖掘他們的財商潛質。短期的財商訓練可以幫孩子養成良好的花錢習慣,而從長遠來看,正確的財商訓練能夠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讓孩子成為未來的佼佼者。

財商教育不同於語文、數學和英語的教育,父母、朋友、親人的影響才是財商教育的主要來源。在12歲之前,一個人的理財觀念就基本形成了。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與父母接觸最多,父母的金錢觀和理財觀念將會影響孩子的財商觀念,對孩子的一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認為,財商教育最好的啟蒙老師就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