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2)

在現代家庭教育中,似乎沒有比孩子和金錢的關係更棘手的問題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關於孩子的財商教育問題也引發越來越多年輕家長的關注:它直接關係到孩子將來的成長和發展,甚至關係到整個家庭以及社會的福祉。因此,作為新時代的父母,我們除了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財能力之外,還應該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教會孩子如何正確認識金錢、駕馭金錢,從而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和財富觀。

作為一名長期致力於財商教育領域的實踐者,我曾先後從事過多項親子項目和青少年財商訓練項目。在授課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覺到:在物質極為豐富的現代社會,孩子們有更好的條件去讀書、去玩樂,卻唯獨沒有在父母身邊打理生活的機會;另外,許多現代家長對財商教育的理解和認知也存在一定的誤區,這種意識和觀念上的缺位,也導致當前財商教育現狀不容樂觀。

對於大多數中國家庭來說,孩子並不清楚家裏真實的財務狀況,因而他們對金錢的價值始終缺乏正確的理解和認識。另一方麵,由於現在大多數家庭都隻有一個孩子,家長對孩子的過分溺愛,也使得孩子在花錢時不會受到太多的約束。他們甚至認為,隻要自己動動嘴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樣一來,孩子不知道父母賺錢的辛苦,因而也就逐漸使他們養成了鋪張浪費、以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家長們也因此受到了生活的懲罰,這樣的案例,我在財商教育培訓和谘詢實踐中遇到過很多。我不妨在此略舉一二:

用金錢交換友情。九歲的王娟是一個成績優秀的女孩,雖然性格有些內向,不善言辭,但是一向乖巧聽話。然而,有一段時間父母卻發現放在家裏的零錢經常無故丟失,詢問時王娟也總是默不作聲。後來,媽媽有一次發現,是女兒將零錢拿走了。經過媽媽的耐心詢問,王娟才承認確實是自己拿了家裏的錢:“我隻是想買一些小禮物送給同學,這樣她們就會接納我,跟我一塊兒玩了。”

為了麵子奢侈浪費、相互攀比。小蝶是小學5年級的學生,因為長得漂亮、可愛,被學校同學們奉為“校花”。在同學們的吹捧和讚揚下,她也養成了好麵子的習慣,平時在吃穿上花錢從不手軟。

有一次,在放學路上,看到一款名牌連衣裙,要一千多塊錢。同學們都說小蝶穿上特別好看,經不住同學的慫恿,她就狠狠心買下了裙子。而她的家庭經濟情況其實並不好,父母一輩子連兩百塊錢以上的衣服都沒穿過,將所有的心血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父母看到女兒買的衣服,覺得太貴了,便批評了女兒幾句。小蝶聽了,卻傷心地抱怨道:“看看你們穿的多寒酸,太丟人了,我都不敢讓同學看到你們!”

不會花錢、不敢花錢的“乖孩子”。小花從小就非常聽話,從來不亂花錢,也不會主動跟父母提自己的消費需求。後來,高中時她上了住宿學校,可是卻很少自己花錢買東西,因為不知道怎麼跟商店老板說話,也不知道該怎麼選擇商品。已經十幾歲的她甚至不知道該怎麼“花錢”,怎麼買東西,她自己也覺得難堪、羞恥,慢慢變得更加膽怯、內向了。後來,校外有些壞孩子注意到了她,開始搶她的零用錢,而她因為膽怯、害怕也從來不敢跟別人說。因為類似的遭遇,十七歲時,小花患上了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