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怎樣幫助孩子確立自我(1 / 1)

自我可以從學習中得到,也可以從學習中改變。從嬰孩時代已不斷地累積自己及世界的資料,逐漸形成了知識、價值觀等概念,在形成自我概念的過程中,幼兒期的經驗極其重要。

自我是由一個人對自己的一切信念及態度所構成的。自我具有強大的力量和作用,可以掌握和影響一個人的行為。

自我可以從學習中得到,也可以從學習中改變。從嬰孩時代已不斷地累積自己及世界的資料,逐漸形成了知識、價值觀等概念,在形成自我概念的過程中,幼兒期的經驗極其重要。例如,幼兒時期對一切的信息都是模糊的。如果此時不斷受到別人的讚賞:“這寶寶既聰明又漂亮。”日子久了,無形中寶寶就相信自己是聰明而又漂亮的。相反,如果不斷指責寶寶做什麼事都一塌糊塗,那麼即使寶寶有足夠能力去應付,但是薄弱的自信心也會阻撓他的辦事能力。

自我概念可以是積極而又具建設性的,但也可以是消極而帶有破壞力的。因此,無論在家庭或學校教師,要多關懷寶寶,要幫助寶寶形成正確的態度及信念,特別是大人的言行舉止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寶寶,應處處以身作則。

別以小利害孩子

有很多事情父母可能無法單單通過講道理就讓孩子們明白,因此,用遊戲來幫助孩子認識自己可能存在的問題,培養一種好的性情或習慣,也許真的是個挺有效又充滿樂趣的教育方式呢!有些父母在別人向自己的寶寶索取手中的食物時,會鼓勵正在猶豫的寶寶:“給叔叔阿姨吃吧,我們家裏還有呢”,或是“等一會兒爸媽再給你買”。這種家庭教育出來的寶寶往往對別人的要求表現得很大方,雖然他自己也很想吃手中的食物,但他也會控製住自己的欲望來滿足他人。

有些父母卻不是這樣了,他們教寶寶回答:“不給,叫叔叔阿姨自己去買。”雖然這在某種程度上帶有相當開玩笑的性質,但是從教育角度來看,這種玩笑還是不開為好。

還有些父母更為離譜,處處教育寶寶為自己爭利益,不要吃虧。由這種家長培養出來的寶寶就會變得自私自利,隻顧自己不顧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