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寶寶說謊和小偷小摸行為(1 / 1)

寶寶有小偷小摸行為時,問題不在於偷的東西值幾個錢,而在於這種行為背後的思想根源。寶寶對偷竊的看法取決於父母對偷竊行為的看法及寶寶成長階段。一般來說,很小的寶寶的想法是“我的是我的,他們的也是我的”。

寶寶說謊

初為人父母者,首次發現自己二三歲小孩會說謊話,難免內心頓然沉重起來。

紐約大學應用心理學教授巴爾特認為,寶寶偶然說謊是意料中的事。父母遇到寶寶說謊必須立即指出他們這是不對的,但不應作出過度粗暴的反應。巴特爾給父母提出下麵一些忠告,讓他們透過正麵的態度去鼓勵小孩不要說謊話:

(1)把富於誘惑的事物移到孩子無法碰到的地方

如果父母要小孩在晚飯前不要吃餅幹,就應把餅幹收藏在櫥櫃裏,不要把他隨便放在一般容器內。

(2)當你明知他做了錯事,不要“迫供”

如果父母使用壓力,小孩很容易會說謊來挽回麵子。父母不要像律師盤問犯人一樣,這不是教導孩子的方法。

(3)透過自身的行為來教導孩子不講假話

小孩子的模擬性最大,對耳濡目染的行為都會效仿。所以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去做誠實的事情,不要在小孩子麵前說謊。(4)在家裏培養一種鼓勵講真話的環境

準許偶然說謊而不予懲罰。若說謊話被視為不對,而講真話則受到尊重,孩子很快知道應做一個正直的人。

寶寶有小偷小摸行為

三歲的孩子探索欲望很強烈,無意想象正在發展,但懂得的道理很少。當發現他說謊時,最好用最簡明的話警告他或製止他,要避免嘮嘮叨叨地講一大堆道理,這反而會引起相反的效果。寶寶有偷竊行為,父母應了解其原因,然後采取相應的教育。

寶寶有小偷小摸行為時,問題不在於偷的東西值幾個錢,而在於這種行為背後的思想根源。寶寶對偷竊的看法取決於父母對偷竊行為的看法及寶寶成長階段。一般來說,很小的寶寶的想法是“我的是我的,他們的也是我的”。小寶寶拿其他夥伴的玩具時並沒有預謀和惡意。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對希望得到某件東西與有權利得到某種東西的區別尚混沌不清,他們以為想要什麼就可以要什麼,很難理解財產所有權的規則與概念。

在寶寶進入幼兒期前,他們通常都有了私有意識而認識到必須拿錢來買商店裏的東西。到上學時,他們應該具有了自我控製能力,避免隨心所欲地拿他們想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