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聲聲歎(1 / 2)

趙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後,稟從柴榮遺誌,在公元961年之後就先後消滅了南漢、南閩、後蜀、南平等幾個分據勢力。

大宋雄師渡過長江,南唐後主李煜被迫納降,後被囚於汴京。南唐亡。

後吳越迫於時局,見機行事,主動向大宋獻出人口土地薄本,自動把版圖歸於大宋。

至此,整個華夏除北漢及先前割給遼國的幽雲十六州外,已經完全大一統。

北宋政權與漢唐一樣,並列為中華盛世之紀。

雖然北宋的地盤比起漢唐的地盤要小的多,但人口規模要遠超出漢唐。

漢代時期,華夏的總人口約三千多萬,唐朝鼎盛時期的總人口也不過五千多萬,而北宋的總人口卻超過了一個億。

北宋的經濟實力,百姓生活質量之高,卻是漢唐所無法比擬的。

別說這兩個朝代與它無法相比,就是以後的中華大帝國元明清,也無法與宋朝的富饒相提並論。

宋朝的官員薪酬、福利待遇,估計連目前最發達國家的公務員的收入及幸福指數也趕不上大宋時代。

但宋朝的崇文輕武,為它最終亡國埋下了伏筆。

還有北宋經濟的大發展,引起了後期的高房價,最終引發了重重社會矛盾和及多種隱患。

最終在後起的金國摧枯拉朽、風卷殘雲的打擊下,北宋政權瞬間土崩瓦解,轟然倒塌,不得不偏安於江南一隅。

北宋後期,都城汴京的房價之高,實在太離譜,一般的平民百姓已根本無法在那裏購置房產。

就連蘇軾的弟弟蘇轍這樣的大人物竟也買不起汴京的房子,而隻得在汴京南邊的許昌購置了房產,可見其房價之高。

當然北宋滅亡也和後期的上層腐敗有著莫大關係。

宋徽宗也是一個和李煜一樣的風流天子,才華橫溢不假,但對治國一知半解,隻知道紙醉金迷,風流快活,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再加上王安石變法失敗後,社會矛盾重重,引發了一係列的積重難返的社會問題。

凶悍的金國展開對北宋的攻擊,北宋無還手之力,一敗塗地也就在所難免了。

但北宋做為一個完整統一的大國強國那是毋庸置疑的。

最起碼它結束了大唐之後中華四分五裂的局麵,經濟文化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是中國曆史上很璀璨輝煌的一個時代。

趙匡胤平定天下之後,汲取五代十國的經驗教訓,實行揚文抑武、重視經濟發展政策,把文人士大夫的地位提得超高,武將被看得一文不值。

所以整個北宋重視文化,崇尚文風,遵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理念。

一時天下文雅之氣彌漫,舉人進士成為各大權貴豪紳爭相巴結拉攏的對象。

新科進士隻要還沒結婚找老婆的,被朝中各王爺、宰相硬拉過去當上門女婿的枚不勝舉,成為當時社會上一大習俗和風景。

像北宋著名文人歐陽修、王安石、曾鞏等等這些人中了進士後,都是被簇擁著莫名其妙地成了高門女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