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農業和工業(2 / 2)

當然了,這句話還沒出現。張正書記得清清楚楚,中學曆史課本上寫著這是從南宋開始流行的一句俗話。但是,到了明末,已經變成了“湖廣熟,天下足”了。為什麼呢?這都是因為湖南湖北廣東廣西一帶,因為氣候問題,能種植三季稻!兩季稻已經是翻倍了,那三季稻呢?

三倍!

糧食翻了三倍!

有這樣的糧食出產效率,那會增加多少工業人手?

工業人手一多了,作坊還會少嗎!

農業和工業,本來就是

相輔相成的。所以,想要發展工業,必須先讓農業發展起來,解放出更多人力投入到工業當中。如果像後世蘇聯那樣,農業都沒弄好,就是一味發展重工業,那就是自尋死路了。

蘇聯的解體,不是沒有道理的。

天大地大,肚子最大。當一個國家的百姓,連吃飽飯這麼個基本要求都是奢望,那麼這個國家還怎麼維持?即便勉強維持,那也是離心離德的。

換句話說,蘇聯是偏工業輕農業的反麵例子;而中國的宋明清三朝,都是偏農業而輕工業的反麵例子。

農業和工業,就好比一個人的兩條腿,缺了哪一條都會跛腳,想跑都跑不快。

就好比後世很多人對米國的印象是:超級大國,工業發達,技術先進。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米國的農業也是一樣的發達,甚至米國出口最多的產品,是農產品!可見,農業和工業,必須要同步發展才行!

張正書就是出於這個理念,提前叫人過來布局了。

這不,連蘇熙、曾瑾菡都蒙在了鼓裏。

“郎君,怎麼你一個勁地往郊外走啊?我們好像離明州城,越來越遠了罷?”曾瑾菡有點害怕地說道,畢竟人生地不熟啊!

張正書卻神秘地說道:“我帶你去看一個好東西!”

“什麼好東西?”曾瑾菡雖然有點好奇,但還是有點害怕。

“之前你不是問,我怎麼賺了那麼多錢,還是不夠用嗎?”張正書笑道,“現在就叫你看看,什麼才是大手筆!”

曾瑾菡瞧了瞧吊在後麵的史陌和劉忠,小聲地說道:“難道郎君你,做了什麼有違國法之事?”

“啊呸,你夫君我是那種人嗎?放心吧,這可是正兒八經的事!”張正書嘿嘿一笑道,“你這小妮子,想來是昨晚家法沒伺候夠啊,竟敢懷疑起你夫君來了?”

曾瑾菡卻嘻嘻笑了起來:“昨晚不知道是誰丟盔棄甲先呢?”

說到這個,張正書也是無奈啊。這個身體的孱弱,真的太出乎意料了。雖然說,隻有累壞的牛,沒有耕壞的地。可這都沒開始犁地呢,牛就差點受不住了。張正書一度懷疑,曾瑾菡這個小妮子是不是特異的體質,比如是什麼名器之類的。奈何係統卻給了他當頭一棒:“就是你小子弱,要想在床榻上稱王稱霸,你還是想著多升級,提升體質為好!”

氣得張正書一怒之下,把係統關了。然而,卻改變不了體質孱弱的事實。

丟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