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這一日已經是十一月底,就快到臘月了。
這一日是十一月二十六,據道士郭騫所言,這是個黃道吉日。
吉不吉日張正書不知道,但他知道,隨著《京華報》的造勢,超市和四輪馬車已經被炒到了一個高度,如果再不開張,怕是熱度就下來了。張正書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所以這已經到了不得不開張的關頭了。
隨著一陣陣炮仗爆炸聲響,被張正書惡趣味命名為“家樂福超市”的超市,迎來的開張剪彩。最引人注目的,是前麵的舞獅。舞獅的起源眾說紛紜,最厲害的舞獅,當屬唐朝時的宮廷燕樂之舞,足足有上百個人來舞獅。在北宋這時候的民間,其實舞獅已經很流行了。在汴梁城中,還有個“獅子會”的和尚講法,吸引了不少人。
這種舞獅是用紙竹紮成五彩的獅子,導以鑼鼓,配合著炮仗聲,更是熱鬧非常。
而燃燒的炮仗,是張正書教會工匠,讓工匠製造出來的。已經和後世相差無幾了,是用卷紙裹著火藥的鞭炮,而不是平時的“爆竹”。這炮仗是長長的一串,用紅紙將火藥裹起來,再纏上引線。點燃之後,足足有一千響之多。在這之前大宋的爆竹,是將一根較長的竹竿逐節燃燒,連續發出爆破聲。
這熱鬧程度,過年都比不上,哪怕是汴梁城西邊的市民,都被吸引來了。
好在東水門外地方寬敞,能容納得下數萬人。不過這樣都好,現場還是人山人海一片。中國人嘛,喜歡看熱鬧的心是幾千年都不變的。除了圍在“家樂福”超市前麵,有的人站在橋上看,還有的爬上樹看,甚至汴河中被封凍的行船上都站滿了人。
哪怕是見慣了大場麵的張正書,見到這個場景,都忍不住嚇了一跳。
這人也太多了吧?
反正現場嘈雜得,連張正書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了。
鑼鼓聲陣陣,恍惚間張正書都以為回到了後世,站在某個商店開業的門前。
除了這舞獅的獅子有點奇特以外,其他的都和後世相差無幾。特別是“家樂福”超市門前那紅綢布的剪彩,非常有超越時空的感覺。
“沒想到你居然有這等惡趣味,就不怕宋朝人接受不了嘛?”
係統突兀的聲音再次傳來,一開口就是吐槽。
張正書沒好氣地說道:“你懂什麼,這叫營造聲勢!”
“嗬嗬……”
係統再次開啟了嘲諷模式,張正書差點沒忍住要一把關了它。要不是係統有雷達功能,他真的就關了。在宋夏戰爭緊要的關頭,西夏在汴梁城的暗探肯定會很活躍的。別說西夏了,遼國、女真的暗探也未必會安靜,所以開著係統來預防可能出現的傷害,這是很有必要的。
說白了,就是張正書有被害幻想症,原因嘛也很簡單。要知道他可是策劃了刺殺遼國使臣的,自然也怕別人用相同的手段對付他。好吧,這確實有點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意思。可是,安全無小事,謹慎一點還是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