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誠實性格的人,說話謹慎、講求信譽、恪守諾青;在待人接物時能溫和有禮、平易近人、尊重他人,善於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能虛心求教、取長補短;在缺點和錯誤麵前不文過飾非,能主動采取措施進行改正。
這種人比較注重現實和實際,精明強幹,往往是事業有成的代表;凡事三思而後行,不莽撞和唐突,不好高騖遠,無論是事業還是生活,都能夠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這種人重信義和守諾言,有“君子一言,馴馬難追”的魄力,不輕信人言,有自己的主見和辨別能力,是值得放心的人。
誠實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衡量一個人品格的標誌。
從躍遠的觀點來看,沒有品性就沒有財富,李嘉誠在這方麵做得是非常出色的。李嘉誠不僅是財富超人,而且被譽為誠信超人。
香港超人李嘉誠,在創業初期資金極為有限。一次,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訂貨,但他提出需要富裕的廠商作保。李嘉誠努力跑了好幾天,仍一無著落,但他並沒有捏造事實,或是含糊其辭,一切據實以告。那位外商深為他的誠信所感動,對他十分信賴,說:“從閣下言淡之中看出,你是一位誠實君子。不必其他廠商作保了,現在我們就簽約吧。”雖然這是個好機會,但李嘉減感動之餘還是說:“先生,蒙你如此信任,我不勝榮幸。但我還是不能和你簽約,因為我資金真的有限。”外商聽了,極佩服他的為人,不但與之簽約,還預付了貨款。這筆生意使李嘉誠賺了一筆可觀的錢,為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由此,李嘉減也悟出了“坦誠第一,以誠待人”的原則,並獲得了巨大成功。
如果我們不想使自己的良心或名譽受到傷害,慫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我們就不應該說謊。這麼做是我們的義務,電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
有許多關於誠實與不誠實的故事,已經流傳了好多年。比如,幾乎每個小學生都曾經聽過喬治-華盛頓和櫻桃樹的故事。當喬治的父親站在他麵前,問他是誰砍了那棵樹時,小喬治手握他的小斧頭說道:“我不能撒謊,是我砍的……”不管這故事的真實性如何,它都不失為一個好故事。
絕大多數人·生下來就被告知:在牛活中的任何時候都要絕對誠實。如果我們想達到成功的頂峰,絕不可欺騙和說謊。謊言,即使是善意的小謊言,也曾使得許多人由好不容易攀上的頂峰摔落,或是使得他們追求成功半途而廢。
某名牌大學有一個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男孩子,他在畢業之前就通過了“托福”和GRE考試,被美國的一所大學錄取為博士研究生,並且分數也高得讓那些招生的美國教授吃驚。到美國學校不久,一天,女導師給他分配任務,讓他下午2:00到3:00在實驗室做試驗。實驗窒裏有一部電話,可以打美國境內的長途。於是他在從2:00到3:00的一個小時裏打了40分鍾的電話,和在美國的同學、朋友聊天--在美國,人們是很忌諱用公家電話辦理自己的私人事情的。
過了幾天,女導師從辦公室記錄電話的電腦上發現了這件事。她非常生氣,就把他叫過來詢問,說:“那天下午2點到3點,你在做什麼?”這位學生一點也小認為撒謊是可恥的,他很坦然地撒謊,說:“在按照您的要求做實驗。”“除了做實驗,還做了什麼呢?”女導師沒有想到他居然會這樣,於是追問一句,想知道他到底有沒有認錯的意思。不料他臉紅也不紅地說:“沒有做別的,我一直在非常專心地做實驗。”女導師被他的小誠實氣得變了臉色,再也沒有說什麼。幾天之後,這位“優秀學生”被開除了。這位教授的風範,反映了科學家對不誠實態度的深惡痛絕。科學是一門老老實實的學問,它需要減實,不誠實的人是不能幹這一行的,甚至可以說沒有誠實就沒有科學;沒有誠實,就不可能成為真正的人才。
在生活中保持絕對誠實,是我們踏卜成功之途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誠實,它是一種美德,不是每個人都具有的,也不是隨便可以獲得的。正因為這樣,所以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要虛心地培養美德的向導--誠實;對於青少年個人來說,也要主動養成誠實的習慣。
阿瑟。戈森說:“正直意味著有勇氣堅持自己的信念。這一點包括有能力去堅持認為是正確的東西,在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並能公開反對確認是錯誤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