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暗流湧動(1 / 3)

雖然有不少人並不歡迎李書實一行人的到來,但是這些時日李書實所居住的別館中依然到來了不少的客人,讓別館雖不能說是門庭若市,但也沒有多少休息的時間。

其中最為忙碌的便是李書實和班複兩個人。

李書實作為一行人的首腦自然要出來露個麵,畢竟以烏孫人的傲氣,如果李書實過於怠慢的話顯然並不利於他在烏孫的風評,所以哪怕他學不來劉備那手和煦親民的感覺,但是憑借當年練就的職業性微笑雖說落了下乘,但是卻也可以讓賓主盡歡,至少表麵如此。

再說很多時候李書實不過是一尊笑麵佛,一個擺設罷了,他不能輕易表態,別人也不會逼他表態,所以真正忙碌的卻是處理具體事務的班複,因為這顯然是一次非常好的曆練。

雖然在敦煌班複接觸了不少來自西域的商人,但是畢竟那是在敦煌的土地上,那些商人出門在外不過是求財罷了,並不會輕易惹出禍端,就算是有些心思不純膽大妄為之人也因為身處異地所能借助的勢力遠遠不及班家而不得不最終飲恨。

現在卻是到了人家的地盤上,哪怕背後有一個強大的支撐也是需要講究技巧,一味的強硬或者一味的軟弱顯然都不是好的交往方式,如何在第一時間分清楚什麼人可以成為朋友,什麼人會成為敵人哪怕以班複的老辣也會心生疲憊的感覺。

並非是能力上的不足,而是機會太過難得所以變得有些患得患失。

不過,班複就是班複,挺過了最初的不適應,加上有賈詡等人在暗處幫忙參謀,到後來李書實明顯可以從他的臉上看到自信和遊刃有餘的笑容。

當然,在這份喧囂之中真正的大魚卻並沒有到來,或者是覺得時機未到,或者幹脆就是不管不顧,又或者是正在布置什麼後手。不過在這份喧囂之中卻也應該隱藏了無數他們的觸手,就算是試探也隻怕應該得到了不少他們需要的東西了吧。

不過這其中又有幾分真幾分假呢?

反正大家都在開化裝舞會,比的是誰的身段更好,誰身上的衣著更加華麗,誰的麵具更加具有創新精神,但是唯獨沒有哪一張麵具下的臉更加的賞心悅目。

現在還不是脫下麵具的時候。

而這,也是那位雖然被所有人認定為活不了多久但是卻依然坐在王位上的老國王的作用。

哪怕有人做得稍稍有些明目張膽了些,但是看起來局麵依然處於老國王的控製之中。

尤其是李書實的到來更是將水攪渾的同時也讓老國王的位置更加的穩固起來。

因為誰都知道,大漢雖然不乏擅殺屬國國王的往事,但是對於恭順者,卻很少妄自加害,反而會幫助其穩固地位。丕靡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再加上李書實麾下很是有幾名讓人忌憚的高手,必要的時候可是能夠發揮出巨大的作用,所以他才會如此一番做派。

一方麵在這種時候表現出對大漢的恭順,同時也趁機警告一下那些有心者,為自己爭取時間。

是的,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說起來並沒有什麼錯誤,畢竟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但是如何安這個內卻是一門技術活,但想來也不過是拉攏、分化、瓦解乃至於人道毀滅幾種辦法。

不過呢,忙活了這麼長時間,李書實這邊也不是一點收獲都沒有。

應該說通過與這些烏孫貴族和官員的接觸,李書實一行人也將之前王嚴所探查到的消息一一印證,對於烏孫的情況也梳理的更加清晰。

烏孫,或者說這赤穀城內的情況的確有些複雜,最大的衝突自然是大王子和三王子背後的那個王後,畢竟兩者爭奪的是烏孫國的繼承權,兩者之間可以說是堪稱不可調和的矛盾。

現在的情況是背後有繼母支持的三王子占據了上風,雖然三王子在表現出的能力上遠遠不及大王子,但是考慮到烏孫與康居之間的特殊關係以及王後在烏孫的影響力,可以說大王子一係已經被壓製的有些透不過起來。如果不是鮮卑入侵的話或許儲位已經發生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