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們並不介意和打算破壞他們最後的家園的侵略者同歸於盡,但是他們也實在是有太長時間沒有經曆過真正意義上的血戰,再加上被呼喚起的來自於記憶中的那些描述大漢那強勁軍隊的故事,這些人顯然不認為自己這群比之軍人更像是農夫的守軍能夠抵擋對方多久。
“這就是伊吾麼?真是破敗如斯啊,既然這裏不歡迎我們我們就稍稍知趣一點吧。”
既然對方不願意和己方發生關係,那麼李書實也無意耽擱時間,雖然班複說自己對於這裏的路程並不熟悉,但是從現在來看他還是有些謙虛了,至少這將近三千人的部隊沒有因為沿途的戈壁而發生諸如迷行或者因為尋找不到水源而發生非戰鬥性減員或減馬的事情。
而且從這裏向西就是車師人的範圍,雖然車師的幾個國家之間關係有些複雜,但是至少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想要抓到一些土著做向導還是很容易的,並不需要非常擔心。
可是,就在李書實一撥戰馬準備離開的時候,眼前的那座黑色堡壘的大門卻突然打開。
從城中走出來的是一位滿頭華發滿臉褶皺的老人,拄著木杖,步履有些蹣跚,讓人有一種仿佛刮來一陣強風就能將老者吹飛的感覺。
看到老者讓李書實突然發現自己並沒有在伊吾的城頭發現老人的身影,雖然距離有些遠,視線並不是非常清楚,但是李書實依然看到的都是些頭頂是黑色的人頭不時的來回移動著。
“來者可是我大漢的軍隊麼?”老人的聲音有些嘶啞,目光也仿佛帶著躲閃同時又帶著一絲決然,想來隻要得到的是否定的答案他便會死在這裏,至少後麵那座堡壘當中的人是絕對不會為了一位老人而置堡壘中的所有人於危險之地,同時老人自己也非常清楚這一點。
“是的,我們是來自敦煌的邊兵,奉陛下之命來到西域,不知老人家有何賜教。”
在李書實的示意下,班複策馬而出應下了對方的問題,雖然李書實從身高上來說已經和成人相差無幾,但是畢竟還是不如班複更加有氣勢,也更能讓人信服。
“真……真的麼?”老人似乎尤自不敢相信的模樣,但是那份刻意壓製的激動卻讓他此時渾身顫抖。不過即使是這樣老人卻還固執的立在那裏,顯得異常謹慎到了膽怯的程度。
“在下敦煌班複。”
“是……是……是定遠侯,是都護大人的後裔麼?”老者似乎更加激動了。
“是的,在這一點上我可以毫無愧疚的對天立誓。”
這一刻,即使李書實看不到班複的表情,也能猜想得出他那滿臉自豪的表情,因為隨著班複策馬而出來到前排的班複長子班回此時此刻同樣挺胸抬頭,臉上寫滿了“自豪”二字。
“果然班家在西域已經成為一個傳奇。”
看到老人確認班複的身份後完全不顧他年邁的身體一路踉踉蹌蹌的小跑回伊吾城,以及轉身時那怎樣都無法掩飾的狂喜神色,李書實微笑地看著策馬返回的班複。
“所以身為班家的子孫更是不能讓先祖蒙羞啊,這一次我就是拚了老命也要讓子孫提起我的時候發出‘這位先祖沒有愧對班家的榮耀’這樣的感慨。”
“喂喂喂,不要這樣說啊,我可是還指著你在西域幹活呢,可不要那麼早就死了啊。”
“那是自然,不心滿意足前我又怎麼可能輕易死去。”
班複挺胸抬頭一臉驕傲的發出這樣的誓言的同時,李書實注意到,同樣來自敦煌郡的張恭、王凱等人露出了羨慕以及暗自握拳的表情和動作,顯然他們同樣感受到了這份傳奇的氣息,他們同樣希望在西域的土地上刻上屬於自己的傳奇。
這真的是很棒的誌向呢。
李書實微微側頭看向了身邊的賈詡,而迎接他的是賈詡帶著神秘和自信的微笑。
PS:今天是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的日子,也因為這次戰爭,讓外蒙古原本的一片大好形勢最終淪為泡影。
所以,請永遠記住北方老毛子那貪婪的野性,可以做戰略夥伴,但絕對不是可以將後背交托的朋友。更要記住在國際舞台上弱小即為原罪,哪怕是這個已經號稱是殖民時代早已結束的時代。
PS2:今天是蔡廷鍇去世的日子。從這位將領的的遭遇就可以看出那些企圖為蔣大總統在抗戰時表現翻案的人是多麼的可笑——的確國/軍也有很多愛國將領,也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故事,甚至正麵戰場比敵後戰場的拚殺更加艱難也更加不易。但是獨獨蔣大總統,喪權辱國什麼的已經可以與李鴻章並稱。嗯,下麵還要提到他。
PS3:《舊金山對日和約》,如果沒有一心打內戰的蔣大總統,琉球的問題已經是國內問題而非國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