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決斷,目標,提議(1 / 2)

“文和,那麼我們該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獲得我們能夠獲得的利益呢?”

李書實思索了良久才抬起頭看向了賈詡。而看到李書實的表情,賈詡微不可查的翹了翹嘴角。

“主公以為自己比董卓如何?”

不過賈詡顯然不打算那麼快說出自己的答案,而是又向李書實拋出了一個問題。

“董仲穎殺伐果斷又對武人有著極強的號召力和個人魅力,吾不如。不過論選拔人才使之處於合適的位置發揮出自己的才能,怕是董卓要遜於在下。也就是說若舉麾下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吾不如卓;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轄下,卓不如吾。”

好吧,如果不是有外掛的存在,李書實絕對沒有膽量這樣說,畢竟隻不過是個普通的宅男罷了,即使是這麼多年的曆練也不敢說在這方麵有多少心得,說話的時候稍稍還有些底氣不足,而如果沒有身上的外掛的話,估計李書實連說這話的勇氣也也沒有。

另外順便還可以鄙視一下某人套用某位帥哥臨終前對自己弟弟的斷言。

不過賈詡顯然不清楚這些事情,所以聽後稍稍露出了些許詫異的表情,顯然對於李書實能有如此自知之明相當驚訝(喂喂,真的值得這麼驚訝麼)。不過,這對他似乎並非什麼壞事。

“既然如此,那麼這天子主公還是放棄的好,不過,如果能夠借著這次機會與陛下和陛下身邊之人結下一些善意的話,相信不是什麼壞事。而且從關東諸侯的形式看,未來陛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依然會在董卓身邊,主公也不能對其太過冷落才是。而且此次兩方大戰,哪怕董軍獲勝想必損失也不會小,正是需要主公之時,主公如果願意的話倒是可以趁機稍稍大開口一些,即使董卓會心生不滿,李文優那裏卻反而能夠因此而安心。順便詡還想問一句:主公對當初的洛陽之行還有什麼遺憾的麼?”

有,真有,大大的有啊!

雖然對於洛陽城中的財富同樣很是眼熱,但是李書實對於洛陽城中那些沒能搬出來的文書、資料、工匠、各種精巧的器械還有那些知識淵博的老夫子和年輕的學子更加垂涎。

他畢竟是來自現代社會,來自那個知識爆炸並且知識可以轉化為更多財富的時代,同樣他也曾經每每感歎過在戰火的湮滅下到底有多少寶貴的人類智慧的結晶永遠無法得見天日,所以比起隻要積累就能夠達到的巨額財富,那些無形的知識才是李書實最為感興趣的。

當然了,如果能夠多弄些錢來李書實也絕對不會嫌棄,阿堵物那是硬通貨啊。想想某個島國是怎麼從二戰的戰火中恢複過來的,再想想某個半島南端的國家和某個總想從大陸分離出去的小島是怎麼實現經濟騰飛的,就算沒有外部投資咱政府有錢搞內需拉動也很好不是。

看到李書實臉上那熟悉的表情,所有人都知道事情的結果了,畢竟當初李書實在十常侍之亂前正是這樣的一副表情,然後並州緊接著便湧進了大量的藏書以及不少老夫子和工匠,當然還少不了大漢最為先進的製式弩機的製造工藝。

雖然後麵幾樣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關注,或者說即使關注了也並沒有產生太大的漣漪,畢竟李書實的軍隊已經足夠的優秀,哪怕比不過強悍的西涼軍,但卻也是諸侯當中一等一的部隊。

實際上賈詡還有另外一句話沒有說出來,實際上如果不是董卓的存在,即使沒有天子或者財富這樣的借口李書實也會被諸侯敵視甚至會被周邊的諸侯聯合討伐,因為李書實周邊的諸侯沒有一個有足夠的自信擊敗李書實的部隊,尤其是河東叛亂之後,李書實已經證明了他在世家豪強的叛亂的同時還有能力解決即使是董卓都很頭疼的白波賊並且還抵擋住了四家諸侯聯軍的攻勢或者說沒有給他們一絲一毫的機會,因為田豫率領的部隊已經被困死在了黑山。

但是偏偏李書實一來不屬於世家的圈子,哪怕他算得上名儒盧植的弟子,但是就和劉備一樣,如果不是時時刻刻往自己頭上按上一個“皇叔”的帽子,隻怕他的吸引力會削減大半。同時李書實雖然並不介意進行擴張,但是卻並沒有足夠的心性去承接完成統一的過程中所經曆的各種鬥爭。或許這樣的心性可以培養,但是在沒有遇到合適的能夠完成統一且心胸不錯的雄主之前,賈詡覺得待在這樣心性的主公麾下倒是不錯的一件事。更何況隨著他的地位逐漸提升,從他的作為便可以看出,雖然文官的首席依然是程昱,但是程昱已經越來越像一位如同蕭何一般的人物,而在戰略上和戰術上,他賈詡的發言權已經可以和程昱分庭抗禮。

這對於他這樣的謀士而言,已經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結果,所以他也無疑去主動改變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