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狂暴化,轉職為“咆哮者”,發出致命一擊·咆哮者的憤怒,袁紹失去10%平衡。
“管治天下並沒如此簡單。”袁紹勉力還擊,董卓拚死抵抗,抵消了大部分攻擊,僅僅隻強製性失去1%平衡,同時獲得“激昂”效果,下一次攻擊必定命中。
“皇帝順天而來,隻是你們這群叛臣為了自己將來稱帝的藉口。試問何人曾見上蒼?聽過天命?蒼天已死!”董卓發動必中攻擊,袁紹躲閃不能,失去5%平衡。
“你的理念,竟然和黃巾反賊同出一徹。”袁紹因為過於驚訝,心神不穩,再失去3%平衡。
“黃巾賊作亂隻為生存,董某起亂隻為潔淨天下!二者目的不同,卻前後呼應!董某要潔淨一切擾亂天下的惡賊!潔淨一切思想受汙染的劣等人類!除淤血,生禍亂,人才知什麼是可貴!閣下飽讀聖賢,竟然不明白孟子的‘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道理?”
董卓發動領袖技·為了藍色而清淨的世界,大招一出,天地為之色變,滾滾烏雲更加令人喘不過氣來。隻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異變,袁紹恢複15%平衡。
“可是孟子並沒有主張暴政,一切隻是閣下曲解聖賢之意,妄自動亂天下!”
袁紹怒氣勃發,發動全出力轟擊,董卓全力防禦,仍然失去8%平衡。
“天下大亂,卻非我們所為!可恨的皇親國戚、達官貴人……死!”
董卓部下再一次發動無差別援護攻擊,袁紹失去5%平衡,並進入震懾狀態。
“天,真的死了?原濁者流不清……”被震懾的袁紹發生動搖,失去5%平衡。
“董卓你管治天下的概念,必定像我的生命一般,一閃即逝!你逆天而行,我已經看到了,真相,哦不,結果隻得一個……董卓,你的末日即將來臨!”
隨著袁紹的目光再一次堅定起來,兩個人都清楚自己無法推倒對方,再說下去隻會是浪費口舌,接下來唯一能夠證明自己理念的方式隻有一個,那就是將對方的肉體徹底抹去。
曆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所以失敗者的理念沒有繼續下去的資格!
當然,不管如何,雙方對於這次推……翻對方理念的嘴炮大戰的進行都感到滿意。
對於董卓來說,這是他第一次在掌握大漢輿論權的士林階級麵前闡述自己的政治理念,也許無法被認同,也許會被嘲笑,但是就好像一個人總是將秘密憋在心裏無法與人分享是一種煎熬,現在當著所有人的麵說了出來,是一種釋放,是一種宣泄,也是一種信念的樹立。
對於袁紹呢?
雖然曾經有一段時間聯軍確實被董卓的思想雷了個外焦裏嫩,思緒都有些停止的樣子,但是袁紹也通過這次成功讓聯軍在董卓麵前站上了道義的製高點,將董卓徹底釘在了大漢輿論的恥辱柱上。即使董卓的手下看上去似乎是鐵板一塊,可是聯軍也不用再顧及什麼了。
好吧,其實原本聯軍的那些大佬們也沒啥顧及,反正洛陽城內的親戚被殺了大半,至於那個小皇帝隻要不是他們弄死的想來他們也沒啥心理負擔。
不過,最歡欣鼓舞的隻怕就是對陣雙方的那些普通士兵了吧,畢竟任誰在混雜著泥土的狂風中站了大半天,吃了大半天的各種奇怪的味道極其微妙的東西都會心情抑鬱的吧。
隱藏在陣中的逢紀和郭圖對視一眼,隨後又看了看遠處麵沉如水的袁術,兩個人的臉上同時露出了笑容。既前一陣子的諸侯會盟後,袁紹再一次代表關東諸侯們出場,而且這一次還是站在他們要打倒的董卓身前。雖然僅僅是些看上去沒什麼實際意義的象征,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這種表麵的東西反而代表著此人的身份和地位,這些可都是無形的財富。
尤其是,在這種極具古代戰車時代禮儀的對話中,雙方良好的表現都會為自己在各色人才眼中增加更多的砝碼,尤其是已經已經隱隱有了士林領袖氣質的袁紹,將會受益更多。
不過,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一批人以打碎那些人們心目中美好的東西為樂。這不,就在董卓與袁紹各自回馬轉身準備返回各自陣營整軍開戰的一瞬間,從聯軍某位諸侯的帥旗下三支利箭呼嘯而出,目標直取正騎著赤菟馬緩步返回軍陣的董卓咽喉、心髒、脾髒三處要害,想來即使無法殺死董卓也能夠造成董卓重傷進而動搖董卓軍的士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