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貨幣戰爭(2 / 2)

可以說,經過數年的經營,李書實和幕僚們所製定的計劃已經初現成效,有不少世家的外圍子弟以及一些在李書實暗自扶持下的寒門子弟開始形成並州的商人階級,甚至某些行業已經產生了頗具實力的行業工會。雖然還都隻是初級階段,但是也已經擁有部分話語權了。

而中國人對於土地的感情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人都無法比擬的。有了錢自然要買地,買地就需要人管理和耕作,同時還需要各種農耕器具以及牲畜。這些需求不但為並州帶來了不少的人口尤其是青壯勞力,同時也豐富著並州的經濟活動。

畢竟哪怕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終究還是不可能完全封閉經營。隻要其還想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必然要進行商品的流通。專業的事情還是要有專業的人來完成才是最好的不是。

可一旦爆發通貨膨脹導致經濟鏈條崩潰,對於並州乃至於與並州經濟關係緊密的朔州都會造成災難性的影響,而且還會造成大量的財富流失,可以說幾乎快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最重要的問題是,天下之大除了司隸、涼州一帶會聽從董卓的命令之外就隻剩下我們並州、朔州和徐州還算聽從中央的命令,沒有禁絕每年的供奉。徐州中間隔著兗州和豫州暫且不說,難不成董仲穎此舉是專門對著我等而來,想要搞垮我們並州?!”

無怪乎李書實會發出這樣的感慨,蓋因為看上去事實就是這樣。

之前也曾說過,董卓在大屠殺之後施行了不少的新政,其核心內容便是嚴酷的刑法,同時提高戰士的地位。這些條例一旦在全國鋪開,受打擊最大的自然就是依靠詩書起家的那些文化世家,因為他們的全部實力都撲在了尋章摘句當中,很少有從軍的傳統。

這樣的法令自然受到了廣大士族的抵製,尤其在他們已經擁有了一個大好的借口下。

實際上對於那種嚴苛的法令,即使是李書實也並不打算全盤照搬,因為秦法不但嚴苛,而且侵略性太強,以秦法形成的軍事貴族完全以擴張為己任,也不得不以擴張為己任,否則三代之後他們的後代就會喪失掉他們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家族。

這也是秦朝為什麼那麼快就滅亡的重要原因——秦法的益處因為全國的統一而無法顯現,即使是強行進行對外戰爭,也因為戰爭目標沒有多少利益可圖,還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長城、靈渠、直馳道等等),所以即使作戰勝利也無法彌補財政缺口,而一旦失敗,那就是全線崩塌。雖然也有鼓勵桑植的條目,但是你看秦國有哪個人是靠種地成為貴族的?

可是弊端呢?卻不斷展現——嚴苛的讓人看不到希望的法令,恐怖的酷吏,繁複的徭役。

於是在有心人的煽動下,原本就缺乏控製能力的秦國中央政權就這樣將天下拱手讓出。

所以說除非董卓一開始頒布新政的時候就沒有將關東廣大的漢朝疆土考慮進去,準備學秦朝以一隅之力與天下英雄決一雌雄,否則董卓的新政怎麼看怎麼像自殺比較多一點。

“小錢之害,董卓不知,李文優也是應該心知肚明的。所以恐怕其主要目的還是洛陽城內的那些世家豪強,至於我們這些邊邊角角的地方,隻怕他自己也知道那是鞭長莫及的。”

“仲籍所言有理。現在最重要的問題並不是洛陽城中的命令針對的是誰,而是我們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吾觀關東諸侯近日舉動,舉兵備戰的意味已經非常明顯,市麵上的私錢似乎也較往日多了很多。隻怕洛陽城中的那些小錢不過是最後的一擊罷了。”

郭縕和鍾繇雖然同樣憂心忡忡,但是他們兩個憂心的方向顯然與李書實不盡相同,作為全郡的一把手,兩個人對於郡內的商業流通情況有著不亞於李書實的詳盡資料,對於市麵上的變化比李書實這個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北邊剿匪的州牧清楚的多。

“哎,還真是一時半會都不得安生啊。”

雖然李書實一臉的無奈,可是其他幾個人看到他這副摸樣卻有一種很解氣的感覺。

這是錯覺麼?

PS:漢代的貨幣戰爭雖然沒有現代這樣明顯和激烈,但是影響卻也是非凡的,相比而言實際上董卓的小錢真的不算什麼,畢竟其貶值也不過才十分之一。還有更加BT的二十分之一乃至於五十分之一,當然手法就不僅僅是小錢了。比如可以成為三國經濟學家的劉巴就曾用貨幣貶值的方式幫劉備得到了大量的軍資。

至於為什麼劉巴竟然能夠通過貨幣貶值的方式卻能保證市場穩定而且讓蜀國的貨幣在吳魏兩國內大量流通呢?這個問題就需要我們在稍後適當的時間才會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