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誰說暴風眼裏很平靜,分明是濁浪滔天(2 / 2)

“現在雖然奉了大將軍的密令,但是主公也能想明白其中所埋藏的陷阱,稍不小心,我等便會成為一顆隨時可以拋棄的棄子。如今差人上表,一來使我等的行動名正言順,主公所謀劃的大事也少受些幹擾。二來也可以讓洛陽更加混亂,如果十常侍因此而與那何進拚死一搏,或許洛陽的情況會變得比現在對我們的大計更為有利一些也猶未可知。”

“確實,何進不出點狀況,就憑我等,無論是兵馬的數量和質量還是名望,都沒有多少獲勝的期望,雖然北軍士兵在京城那些煙花之地待的長了會變得懈怠,但是終歸是個大麻煩。”

沉思了一陣子,董卓點了點頭同意了李儒的提議,不過或許是他的出身和經曆決定了他的眼界,雖然他明白他的名望給他帶來的困擾,但是他的目光依然集中在軍權的爭奪上。

對於董卓的這種看法,李儒並沒有多加勸誡。在他看來,董卓索性已經在士人集團眼中固化成了一個莽夫和殘暴之人,那麼與其花費時間去做效果不大的無用功,還不如緊抓軍權,想一想宦官當權之時那些不斷倒向宦官的士人,雖然他們在士人集團中的風評比董卓還要糟糕,但是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合作,宦官們才能夠形成對士人集團的全麵壓製。

所以對董卓而言,軍權才是最為重要的東西,有了槍杆子,自然會有被打折了腰的士人們過來簇擁在董卓的身邊,成為董卓的棋子。甚至隻要董卓願意舍棄一部分利益的話,那些涼州、交州、荊南,江東這些原本不被士人集團重視的地區也很有可能成為董卓的盟友。

是的,也許董卓還暫時沒有那麼大的野心,但是雙眼已經看到某些“未來”的李儒確信,自己所扶持的主公一定可以成為比他現在所想象的更加矚目的角色。而他李儒,也能夠借著董卓之手,完成他所想要完成的一切,原本通過正常渠道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一切。

當然,他的某些想法和設想現在並不能告訴董卓,雖然他對於自己的策劃有著絕對的信心,但是他同樣清楚,他乃至於董卓並不是什麼核心人物,所以他的計劃將會受到太多太多預料到的或者沒有預料到的變數阻礙,如果他提前向董卓描繪了美好的藍圖卻又不能將其實現的話,那麼野心膨脹的董卓會不會做出什麼豬突猛進的傻事呢?

李儒並不知道,因為他根本就不敢在這方麵去賭,哪怕那個可能或許非常微小。

隻不過,李儒並不知道的是……

“文優,你所為我做的一切的目的以及你的願望我又豈會不知,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你還隻是個喜歡‘子曰詩雲’的懦弱書生。可是當我將你從羌人手中救回,再一次見到你的時候,你眼中對自己無用的不甘以及對那些殺害你的同鄉之人的憤恨就連我這個見慣了生死的人也有些心悸。而且從那之後,你已經好久沒有提過你最愛的詩篇,反而那些《陰符經》、《三略六韜》之類的東西成了你手不釋卷的隨身之物。我本想用女兒來化解你心中的戾氣,隻不過如今看來是做了無用功。不過也好,這樣的李文優才能助我成就大事啊。”

看著李儒消失在營帳門口的身影,董卓原本平靜的臉上露出了些許欣慰的神色。

“竊聞天下所以亂逆不止者,皆由黃門常侍張讓等侮慢天常之故。臣聞揚湯止沸,不如去薪;潰癰雖痛,勝於養毒。臣敢鳴鍾鼓入洛陽,請除讓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董卓的奏章一經在洛陽露麵,所造成的影響正如李儒所預計的那樣,相當之大。

不提士人們為這個被傳為心狠手辣罔顧人命的屠夫即將進京而感到忐忑不安,某些夠身份的家夥試圖讓何進收回成命阻止董卓進京。可是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何進雖然覺得董卓這樣的舉動讓他布置的某些秘密的手段失去了效用,但是卻也達到了之前預想的逼宮的效果,甚至從某些人的反應來看,效果還相當之好,所以自然拒絕了那些的遊說。

眼看無法阻止,很多對董卓心懷畏懼的士人立刻決定腳底抹油,一時之間朝廷不少大臣都遞上了辭呈,準備出去避避風頭,等到時局穩定,憑借自己的家世和名望,自然可以官複原職甚至有可能補上某些死於戰亂的人的缺高升呢。

不過,受影響最大的,顯然不會是他們這群個頭不大且滑溜溜的小魚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