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當時李書實就很像吐槽的是,話說就算這兩位想跳槽也應該往張濟那裏去跳吧。雖說老董這人被士人所輕視,可是他對手下真的很好,而且光是走軍隊路線的話老董的推薦還是有些用處的。隻不過老董唯一麻煩的是這家夥和宦官們走的太近,所以風評太差倒也是真的。
不過鬧了這麼一出之後李書實這邊與陶謙之間的關係就顯得有些尷尬了,畢竟李書實剛剛也是在戰場上努力廝殺過的,然後緊接著就被人挖角,在不明真相的群眾眼中這完全就是在否定李書實這個領導者所做出的努力。雖說江湖傳言這些部隊是張繡這個董卓愛將張濟的侄子偷偷帶出來的,應該和李書實沒關係,可實際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張繡和李書實之間的關係。
不去管陶謙如何安撫那些看他的眼神有些不對勁的豪強,也不去管勒氏作為一家傳承百餘年的三輔豪強是如何覆滅的,離開漆垣縣城向南走沒多久,李書實一行人就算是正式踏進作為三輔之一的被稱為左馮翊的地界了。
仿佛一夕之間從偏遠的少數民族聚集的山區一下子到達繁華的大城市一般,隊伍中的那些來自膚施的豪強子弟在跨過漆垣縣也就是上郡與馮翊的地界的時候集體爆發出了巨大的歡呼聲,甚至某些子弟的眼角都能明顯看到晶瑩的淚珠在隨風飄落。
李書實實在無法理解這些人的感受,因為全部軍隊都是步兵所以此時依然與人人都有馬騎的李書實一夥人同行的孫堅同樣無法理解。畢竟他不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西河人吧。
李書實將這一現象理解為一群偏遠山區的孩子看到天安門時的激動,然後以此為基點覺得自己似乎多多少少似乎也能理解那些少年此時有些癲狂的表現。
可實際呢?李書實依然還是不了解這些人的心情。因為這些少年來自上郡,一個已經數年沒有太守到任,朝廷已經準備放棄上郡領土然後在三輔或者洛陽地區重新建立上郡治所也就是說上郡將會被僑治,要不是因為出現李書實這一個猛烈閃動著自己翅膀的蝴蝶,這一決議恐怕早就在去年開始實行了。可就算這樣上郡依然就和被母親拋棄的孩子一樣。
“世上隻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這就是上郡現在的真實寫照。
說起僑治這個詞也許第一反應就是東晉著名的那些僑州、僑郡,那是國土淪喪,流民大規模遷徙的心酸寫照。可是早在漢代就已經有了僑立郡治的傳統了。而這其中最為經典的例子便是為僑居在馮翊的原北地郡邊民而設立的(僑)北地郡、治所已經移到了五原郡整個轄區隻剩下擁有軍事屏障作用的雞鹿塞的朔方郡。當然也有李書實剛剛經過的那個曆史上最終治所不得不設立在數百裏之外的國都洛陽的上郡。
對於生活在僑立地區的百姓而言他們遭受的是背井離鄉無奈和生在他鄉為異客的苦楚,而對於留在原處的百姓而言,卻是深深的失去父母關愛和保護的艱辛。
所以當那些來自於膚施的子弟重新踏上大漢的管轄範圍之後就如同一個孤兒看到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他們歡欣鼓舞,他們喜極而泣,當然更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希望,一個讓自己重新回到母親懷抱的希望,看到了不用再像一根小草一樣頑強的在沙漠中活著而可以稍微在大樹的關照下偷偷懶撒撒嬌。即使那棵大樹可能搶奪了原本屬於他們的大部分的陽光和雨露。
李書實不懂,他確實不懂,作為一個生長在自己祖國的年輕人,平日裏除了工作就是在網上發泄著自己的頹廢和不滿,他無法理解這樣的感情。
就像現在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麼新中國建立的時候一群原本在國外享受著高薪富庶生活的科學家會千方百計的回到那個如同破爛一般的國度。為什麼當中國的原子彈的爆炸聲響徹羅布泊的時候最興奮的不是國內的百姓而是國外的華僑,為什麼聽到我們能夠獨立生產核武器的消息即使是懦弱無恥的楊振寧也忍不住躲進廁所淚流滿麵?
隻有失去才知道珍惜,這是很多人的通病。可是看一看98年的印尼和11年的利比亞,你就會知道,當一個強大的國家站在身後的時候身為其國民的安全感。
順便說一句,即使是號稱最腐敗最懦弱最無能的晚清政府百年前也能依靠一艘不過4300噸的巡洋艦保護了遠在拉美地區的僑民。看著本國的軍艦停靠在港口,當地領導人立刻態度180度大轉彎,這種發自內心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沒有親身經曆過真的是很難理解的。
“雖然不能理解他們的感受,但是看到他們這樣子的表現,我卻忽然感覺渾身充滿了力量,不能再讓那些作亂的羌人繼續為禍一方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孫堅、李書實、典韋、許褚、趙雲……一個個的眼眶濕潤了起來,眼睛裏泛起了絲絲的血紅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