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張兄弟果然是豪勇之人,在下就在此預祝張兄弟旗開得勝了。”
郭太完全不給陳敗和萬秉反應的機會,直接應下了張吉的請戰,隨後便要求大家各自回去整軍備戰,準備迎接李書實“大軍”的挑戰。
“看樣子那些家夥是要對陳敗和萬秉的手下動手了,真是心急啊。告訴兄弟們,在戰場上不要拚的太凶,一旦情勢不好,快點撤走。哼,你郭太不仁,就別怪我陶升不義。”
來自冀州趙國的陶升對於河東幫明目張膽的挖牆腳行為顯得相當的不滿,雖然他表現得和河東幫非常親密,但是那也不過是為了讓自己的隊伍獲得更好的待遇而已。可是張吉在明顯沒有得到陳萬二人授意的情況下請戰,而郭太有毫不猶豫的答應了,這顯然不會是一個簡單的巧合,或者僅僅是張吉年少熱血想要出頭,而是一出早有準備的雙簧。
畢竟當初李書實交給陳敗萬秉二人的黃巾軍部隊並非自己的嫡係,而是被自己保護下來的其他部分的黃巾軍,所以他們對於李書實的認識顯然不如陳萬二人深刻,所以在郭太的有心挑撥下對於兩人的避戰行為頗有不滿,於是郭太也就順勢在其中拉攏了不少人馬。
但是這種行為顯然突破了陶升等人的心理底線,同時也讓他們產生了危機感。而既然還沒受到損失的陶升都如此不滿,就更不用說已經受到損失的陳敗和萬秉了,所以這場對抗從一開始李書實就可以麵對一個四分五裂的對手。或許是因為他給予黃巾軍的威脅實在是太輕了吧,所以河東幫完全沒有將其放在眼裏便迫不及待的開始借機會整合內部了。
當然,現實是殘酷的,“熱血”青年張吉童鞋沒出五回合便被徐晃斬於馬下,而他所帶來的百餘人馬也在太史慈的幫助下被輕鬆解決。
就像李書實計劃的那樣,先鋒的漂亮的勝利再一次打擊到了黃巾軍的士氣,同時也讓另外兩股勢力與河東幫的離心情緒更加嚴重了。不用於老巢在河東的河東幫,他們兩股勢力可不是沒有後路的,至少原冀北大方張牛角的號召力可是非常巨大的。
當然,更不用說對於陳敗和萬秉而言,實在不行的話,他們兩個人還可以帶人投降李書實,畢竟昔日也是袍澤,他們相信李書實不會是薄情之人。雖然好位置他們是不用想了,可是跟在管亥、廖淳等人身後做一個副將或者先鋒官還是很有機會的嘛。
就連河東幫自己其實也已經對這場戰鬥的結果開始有些懷疑了。當然了,使得他們產生動搖的對象並不是李書實這個在他們眼裏依然屬於小鬼一隻的家夥,而是手握數百人馬同時又武藝高強的徐晃徐公明。
張吉並不是什麼猛將,他們幾個都很清楚,可是你說五回合就將其殺死於亂軍之中他們自問自己是絕對做不到的,更別說徐晃的熟人楊奉還對徐晃的實力稍稍添油加醋了一番以顯示自己交友的水平來提高自己在這個團隊中的地位,讓幾個人對徐晃更加忌憚。
一支軍無戰心的部隊對上一支士氣高漲且裝備精良的部隊會是什麼結果呢?
“張繡這完全就是在欺負人啊。”“文巧師兄怕是已經等不及和那些胡人交手了吧。”
雙方接戰,照例是先來幾場單挑。當然,不會像三國演義那樣直接主帥對毆,而是各自派遣自己得意的屬下讓己方提升士氣的一種“娛樂”,很有一種古羅馬鬥獸場的感覺。
可惜李書實這邊大將很多,可是卻又都沒啥名氣,所以李書實非常奢侈的派出了未來的“北地槍王”前去虐人。這不,都第三場了,張繡那邊汗都沒怎麼出,完全一副遊刃有餘的樣子。
於是,原本就士氣不高的黃巾軍被打擊的士氣更加低下。其實原本黃巾軍不是沒有一拚之力,可是問題是你架不住有內鬼啊。被河東幫安排在側翼的陳敗和萬秉一看到李書實、典韋、趙雲等人的時候,立刻就有跑路的欲望,而再一看到李書實陣中又冒出了一個不認識卻很能打的家夥,兩人苦笑地對視一眼,二話不說,帶著聽令於自己的部隊轉身就跑。
另外一邊的陶升一看到陳萬二人那幹脆的舉動,再看看場上張繡遊刃有餘的樣子。別說自己這邊人多,你架不住人家玩“斬首行動”啊。於是,他也很幹脆的撤了。
“沒想到還會在這碰見那兩個家夥啊,還真是一份夠‘豪華’的見麵禮啊。”
其實部隊剛一展開的時候李書實就在太史慈的提醒下發現了陳萬二人,隻不過沒想到這兩個人竟然走的這麼幹脆,這真的讓李書實有一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當然,對於他們送上的大禮,李書實又怎麼可能錯過呢?
“全軍突擊,目標賊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