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幾個重要的角色,李書實才放心的召開了全體不良團幹部擴大會議。
其實會議開始之前,有些人就已經可以確定會支持自己的決定。這其中最有把握的就是另外三名出身並州軍的魏越、成廉和曹性。其他人能否成功李書實其實把握也並不大,隻不過他並沒有角逐天下的夢想,自然也清楚留不住真麼多人才,那麼與其等著被人家以後挖牆腳,還不如趁現在好聚好散以後說不定還有再做朋友的機會。
客廳裏,李書實將張角的信再一次展示給了大家,看著那些或吃驚或沉思的表情,李書實覺得幸虧漢靈帝劉宏還不知道這世間竟然有一種叫做“傳-銷”的東西,否則大漢皇朝恐怕就該改國號“漢”為“傳-銷”了。
眼見大家都已經讀過那封信,李書實才慢慢開口道:“昔年張讓進言,天子下詔承認太平道為合法團體才使之方有今日之聲勢。可是成也蕭何敗蕭何,今日靈帝此舉既可以使日漸羽翼豐滿的士族遭受重創,又可以為自己的錢袋子增添重量。如若功成,則大漢基業又可順延數十年,國家府庫也可稍有盈餘。”
下麵諸人並沒有什麼動靜,這讓李書實微微有些奇怪。他不知道的是,早在召集眾人前來集會的時候呂布等人就已經將消息散布出去,隻不過大家沒看到那封親筆信之前都有些不太相信罷了。
雖然下邊沒有什麼互動,但是李書實的話還得繼續往下說。
“張角之人,我也有數麵之緣,其人誌向高遠,但是身邊多為販夫走卒之輩。此次被靈帝當成棄子,恐怕內心也一定會有怨憤,今日寫信邀我前去,我想恐怕是為了起事之意。”
“那麼少莊主是如何決斷的呢?”
打破李書實獨角戲的是張郃。看到張郃站了出來,李書實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張角曾對我說,大漢氣運已斷,即使有大毅力者能夠為之延續也終將失敗。我們都不是善於觀星測命之人,對此也無法置評,但是我希望這一次能夠跟隨張角的身邊。第一是看一看曾經仁慈愛民的張角會變成什麼樣子。第二是看一看這大漢的氣運到底是保佑他繼續興盛呢還是卻已斷絕不可挽回。”
“我等以身從賊,這以後如果陛下翻臉,我等豈有容身之處。”
依然還是張郃,似乎他已經成為眾人的代表一般,除了並州三人組似乎一直在和呂布“含情脈脈”的互相注視著以外,其他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書實的身上。
“今年冬天的樣子大家也都親身體會過的,明年北邊的異族南下已是定局,所以我等將功贖罪的機會並不在少數。而且張角實力強橫,奉先和子龍也都深有體會(二人點頭),朝廷到時候剿滅張角的太平道是否順利也猶未可知。如果張角為善倒也罷了,如果他隻是想做個野心家的話,那麼我也不介意大家一起殺了那廝還天下一個安寧。”
聽到李書實的解釋,大家都沉默了,似乎都在計算著自己的得失。
“哈哈哈哈~”隨著一聲爽朗的笑聲,典韋站了出來。
“老典是個粗人。書實先生對咱的好咱老典心裏清楚,當然,子安兄也一樣。大丈夫活一輩子就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書實先生當初沒因為咱老典是個逃犯而瞧不起咱,反而讓咱見識了那麼有意思的世界,還送了咱那麼多的果子。咱老典也相信書實先生是個好人,所以今後書實先生到哪,咱老典就到哪,大不了咱們到草原上去搶那些北方胡人去。”說完,還躬身對李書實行了一個大禮。禮畢,又一臉憨厚的摸了摸腦袋。
出乎李書實意料,第一個對他表示支持的既不是並州三人組(其實是想的,隻不過是被童淵用眼神壓了下來),也不是和自己很親近的趙雲(這個時候還在糾結呢),卻是一向給人感覺大大咧咧的典韋典伯韌。
萬事開頭難,有了第一個發言,而且是支持李書實的發言,對其他有相同意願的人而言就輕鬆多了。這不,關羽再一次出乎李書實意料的站了出來。
“關某和伯韌兄境遇類似,甚至還在先生麵前做下了可恥的行徑,但是先生胸懷大度,不但收留了關某,還給了關某重新做人的機會。昔年義士豫讓曾言:‘知伯以國士遇臣,臣故國士報之。’關某常心有戚戚焉。今見先生之舉,關某心折矣。”說完,也和典韋一樣向李書實行了一個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