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燃料乙醇雖然在我國具有良好的使用及推廣價值,但乙醇的發展趨勢應立足於中國國情,做到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走以非糧作物,如木薯和纖維素為原料的生產路線。記者認為,想要做到這些都離不開政府的科學指導和政策的合理幹預。
企業發力支撐
燃料乙醇產業對於推動我國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提升生態文明水平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國家對該產業大力扶持,眾多優惠政策頻頻拋出,而企業的有力支撐成為了該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關鍵。
作為我國較早涉足燃料乙醇產業的天冠集團經過了多年的積極探索,現已成為綠色生物能源的領軍者。在企業成長的同時積極推行循環、低碳發展,為國家能源安全和節能減排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天冠集團副總經理路勝旗向《財經界》記者表示, 上世紀末,天冠集團率先研製出燃料乙醇,並於2000年向國家及省市有關部門提出了“關於在我國推行清潔燃料乙醇的建議,受到國家層麵的高度重視。”2002年,天冠集團30萬噸/年燃料乙醇項目得到國家批複,成為國家“十五”重點工程和河南省工業結構調整標誌性項目。經過數年的發展,企業已形成年產80萬噸燃料乙醇的生產能力,占全國燃料乙醇總量的30%以上,為河南、湖北、河北三省31個城市提供著高品質的綠色能源,累計替代石油資源460萬噸以上,帶動農民增收300多億元,有效改善了推廣區域的生態環境,產生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天冠集團積極探索燃料乙醇的腳步從未停止,曆經十幾年的研發,企業成功開發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產權的纖維乙醇關鍵技術。2011年12月,天冠集團國內首個萬噸級纖維乙醇示範項目正式通過了國家能源局組織驗收。2013年,天冠集團的纖維乙醇產業化體係全麵成熟,形成了一係列具有知識產權的獨創性成果。以此為依托,天冠集團率先獲批開建了全球最大的年產15萬噸纖維乙醇產業化示範區項目,成為我國纖維乙醇全麵產業化的破題之筆,也進一步奠定了我國生物能源產業的國際領先地位。
發展前景廣闊
隨著國內環保意識的加強,發展低碳經濟的呼聲越來越高,在此大環境下,燃料乙醇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優勢注定了它的發展前景將會很廣闊。
當前,為了避免糧食資源緊張,我國以非糧燃料乙醇生產為主。原料問題一直在困擾著燃料乙醇產業的發展,對於我國來講,非糧乙醇原料潛力很大。我國有鹽堿地等非耕地約2680萬公頃,其中可開墾種植甜高粱、木薯等能源作物的非耕地約430萬公頃,可支撐450-700萬噸燃料乙醇生產規模。燃料乙醇的發展前景不僅限於擁有豐富的原料,掌握核心技術也是關鍵。目前,我國木薯乙醇生產技術已經成熟,纖維素乙醇核心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非糧燃料乙醇生產技術進步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在未來對新能源的開發中,燃料乙醇將逐漸凸顯,對燃料乙醇的應用將遠不止是目前的冰山一角。燃料乙醇將有更大的舞台,在全球節能減排,走低碳經濟道路的途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