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讓孩子不去眼紅別人的新衣服(1 / 2)

薇薇剛剛買了一件新衣服,穿著格外的漂亮。

葉子看見了,便死纏著媽媽也要買一件。媽媽說以後買,葉子便有些不高興了,悶悶地到一邊玩去了。

等到晚上回來的時候,葉子顯得十分的興奮。

“媽媽,明天薇薇絕對不敢再穿著那件新衣服出來了!”葉子神秘兮兮地對媽媽說。

“怎麼了?”媽媽順著葉子的話說。

“我在她的新衣服上印了一個黑手印!”葉子壞笑著。

“葉子,你太不像話了。你嫉妒心怎麼就那麼強呢,去向薇薇道歉!”媽媽十分生氣地說,葉子被媽媽嚇得不由紅了眼圈,但是依然倔強地咬著嘴唇。

“葉子,你喜歡那件衣服是不是?”看見女兒紅了眼圈,媽媽放低了聲音,安慰道,“如果那是你的衣服,薇薇在上麵印上一個髒手印,你會怎樣!”

葉子看著媽媽,顯得有些不知所措,愣了半晌,輕輕地說:“我會非常傷心、非常生氣,再也不和她玩了。”

葉子的臉上現出恍然的神情:“媽媽,我錯了,我以後不這樣了。”

延伸閱讀

消除嫉妒,孩子的天空更寬廣

通常可以看見這樣的情況:當母親去抱別家的孩子時,孩子就會很快地跑過去,叩叩他的頭,或抓他的腳,想把那個孩子支開,甚至騎在他的身上;孩子常常偷偷地把老師喜歡的那些孩子的東西藏起來或搞壞;在老師誇獎別的孩子,他便會大聲喊叫:“我也會啊!”……

這都是孩子的嫉妒的表現。據心理學認為,嫉妒是一種不服、不悅,自慚與怨恨交織的複合情緒,它埋在心裏折磨自身,表現出來貽害他人。孩子的嫉妒具有明顯的外露性,有時還具有攻擊性,破壞性。所以,父母切勿對孩子的嫉妒心理放任自流,要幫孩子克服孩子嫉妒心理,教會孩子寬容和友誼,讓孩子要身心健康的成長。

正確評價孩子如果表揚不當或表揚過度,就會使孩子驕傲,進而看不起別人。如果沒說他好,他就難以接受。

父母要了解嫉妒產生的原因

父母隻有了解孩子產生嫉妒的原因,才能讓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有些家庭,成人之間互相猜疑,互相看不起,或當著孩子麵議論、貶低別人,會在無形中影響孩子的心理;有的父母常對自己的孩子說他在什麼方麵不如某個小朋友,使孩子以為父母喜歡別的小朋友而不愛自己,由不服氣而產生嫉妒;有的孩子能力較強,他自己也認為自己很有能力,而沒有受到“重視”和“關注”,就會對別的有能力的小朋友產生嫉妒。

對於孩子們的嫉妒,父母首先不能言詞激烈地去指責他,批評他,而應該耐心聽他對這種感覺的描述。因為,這是孩子最需要有人聆聽他的傾訴並能理解他和體諒他,而當孩子強烈的情緒平息了,再告訴孩子,自己也可以通過發揮自己的長處與別人比較,從而也不再為別人的長處而痛苦了。孩子的嫉妒心隨時會冒出來,父母可以通過接納理解他們,然後運用智慧,讓這種情緒轉化為激發潛能的動力。

把孩子之間的競爭導向良性

孩子都有著爭強好勝的心理,有嫉妒心的孩子表現得尤為明顯。父母要告訴孩子人與人之間必然存在差異,不是表現在這個方麵,就是表現在那個方麵,所以不要隻看見別人的長處而就心生嫉妒。若想自己比別人更優秀,就要靠自己奮進努力,嫉妒除了影響自己的奮鬥精神之外,對事情沒有任何作用。從而把孩子的好勝心引向積極的方向,讓孩子良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