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快樂的哈豆(1)(1 / 3)

一幹二淨

妹妹:“哥,你是我見過的最愛幹淨的人。”

哈豆:“過獎了,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妹妹:“不管什麼事,你都推得一幹二淨。”

【快樂解讀】

“一幹二淨”:形容十分徹底,一點兒也不剩。它可不能用來形容“幹淨”。

隻有妹妹的一半

媽媽:“哈豆,你看,妹妹考100分,你才50分。”

哈豆:“我是照你的話做的。”

媽媽:“我說了什麼?”

哈豆:“你說我隻要有妹妹的一半就很好了。”

【快樂解讀】

媽媽說的“妹妹的一半”可不是指分數,而是妹妹優點的一半。

生小孩

老師:為什麼小孩是從媽媽肚子裏生出來的,不是從爸爸肚子裏生出來的?

小剛:男的生男孩子,女的生女孩子。

小明:爸爸肚子裏都是啤酒,生出來的孩子都是醉的。

小利:爸爸沒有產假,媽媽有產假。

小江:爸爸是男的,如果生孩子,就會難產。

哈豆:爸爸生不來的,因為奶奶沒有教他。

【快樂解讀】

生孩子可是媽媽的責任,至於為什麼,小朋友,等你長大了就會明白。

鼻子的用途

老師:人的鼻子有什麼用處?

小剛:沒有鼻子就不能聞出飯菜的味道,吃了就很怪的。

小明:沒鼻子的話,鼻毛和鼻涕就沒地方住了。

哈豆:沒鼻子香水就賣不掉了。

【快樂解讀】

其實,鼻子的主要用途是用來呼吸的。

頭發的用途

老師:頭發有什麼用處?

小明:冬天不會被雪砸破頭。

哈豆:給理發師一點事做。

【快樂解讀】

頭發的作用是保護頭部。

一天長大成人

老師:如果小朋友一天就長成大人好不好?

小剛:時間過得太快,一會會兒就要吃飯了,肚子還沒消化呢。

小明:如果時間過得很快,人一會會兒就死掉了,那麼世界上就沒人了。

哈豆:如果比爸爸媽媽大了,怎麼叫爸爸媽媽呢?

【快樂解讀】

人是不可能一天就長大成人的。

人有四條腿

老師:人什麼時候有四條腿?

小明:扮小狗的時候。

哈豆:兩個人抱在一起。

【快樂解讀】

在小孩很小,還不會走路的時候,不也是四條腿嗎?

防蚊子

老師:怎麼樣讓蚊子不叮我們呢?

小剛:請一個保姆在門口守著。

小明:在身上塗點油,蚊子蹬上去就會滑掉了。

小利:身上塗點膠水,就把蚊子粘在上麵了。

哈豆:放《搖籃曲》,蚊子就去睡覺了,就不會咬人了。

【快樂解讀】

用一點驅蚊劑,就好了。

螃蟹吐泡泡

老師:螃蟹為什麼會吐泡泡?

小明:螃蟹熱得出汗了。

哈豆:它餓了,在流口水。

【快樂解讀】

螃蟹吐泡泡,那可是在呼吸啊!

足球

老師:足球場上為什麼那麼多人搶一個球呢?

小剛:他們沒錢,隻能買得起一個球。

小明:球多了來不及踢。

哈豆:因為球長得漂亮。

【快樂解讀】

這是足球比賽的規則所決定的。

兒童節

老師:為什麼兒童節要定在6月1日?

小明:媽媽爸爸過的節日很多,要給小朋友過點節日的。

哈豆:其他日子都沒空。

【快樂解讀】

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裏的房舍、建築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各地經濟蕭條,成千上萬的工人失業,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兒童的處境更糟,有的得了傳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則被迫當童工,受盡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將利迪策村人遭屠殺時的6月的第一天定為國際兒童節。

火車的名字

老師:火車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小明:它媽媽就給它起了這個名字。

哈豆:因為它在生氣發火。

【快樂解讀】

1804年,英國工程師特裏維雪克製造出一台單缸的蒸汽機車,牽引著五節車廂,以每小時8公裏的速度在軌道上行駛。由於當時使用煤炭或木炭生火做燃料,所以叫做“火車”。

浦東

老師:為什麼叫浦東?

哈豆:有很多鴨子跳進去,撲通撲通的,所以叫浦東。

【快樂解讀】

浦東是上海的一處地名。

湯圓

老師:湯圓為什麼是圓的呢?

小剛:因為它的名字就叫湯圓。

小明:方的湯圓吃不下去,會卡在喉嚨裏的。

哈豆:因為嘴巴是圓的。

【快樂解讀】

湯圓是根據它的形狀得名的。

椰奶

老師:椰奶是從哪裏來的?

哈豆:把椰子給牛吃,擠出來的奶就是椰奶。

【快樂解讀】

椰奶是由椰汁和研磨加工的成熟椰肉製成。

談感想

老師:聽了《藍色多瑙河》這首樂曲,小朋友有什麼感覺?

小剛:好像小狗在搖自己的尾巴。

小明:感覺很清涼的。

哈豆:有點感覺了,一隻烏龜在爬。

【快樂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