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部製提高離岸業務效率
林娜作為離岸金融的資深專家,見證了平安銀行離岸金融的一路成長。平安銀行離岸業務源於深圳發展銀行。1996年8月,深圳發展銀行成為“全國離岸銀行業務規範化試點行”;1999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彙管理局暫停了全國所有商業銀行的離岸資產業務;2002年6月,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準,深圳發展銀行全麵恢複開辦離岸銀行業務,成為中國大陸獲得離岸銀行業務經營牌照僅有的四家商業銀行之一。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於2012年6月吸收合並原平安銀行並於2012年7月27日更名為平安銀行。
一方麵平安銀行離岸業務正如火如荼的發展,另一方麵政策的利好也不斷推出。例如在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總體部署下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對於總部即位於深圳的平安銀行來說大有裨益。“我們會抓住難得的機遇,迎接挑戰,深入研究前海發展的政策優勢,結合平安銀行自身的特點,充分利用政策紅利,在激烈的競爭中尋找適合平安發展的業務空間。在平安集團綜合金融平台上,加強與境內外同業的合作,為前海區域內企業以及其境內外關聯公司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進入2013年以來,伴隨政策保護線的加速撤離,銀行輕鬆獲得高利潤的日子也將一去不回,由此各大銀行紛紛加快轉型和調整的步伐。平安銀行也連出重手。2013年5月底平安銀行組織架構調整方案浮出水麵,正式成立了3個行業事業部、11個產品事業部和1個平台事業部,林娜表示,這標誌著平安銀行事業部經營體製的正式全麵實施。“事業部是銀行基於‘以客戶為中心’理念,按照‘流程銀行’要求,對重點行業、重點業務進行嵌入式管理和專業化經營的戰略性舉措。”
林娜認為,調整後的離岸金融事業部是專門從事離岸業務的產品事業部,是平安銀行統一的離岸業務經營和管理部門,而通過這種事業部的模式,也可以更好地落實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突出平安銀行離岸牌照優勢,從而提高業務效率,贏得更大的發展。
借力集團綜合金融提供一體化服務
不同於其他三家同業,平安銀行依托於平安集團強大的綜合金融平台,可以為離岸客戶提供包括銀行、保險、投行、證券等一體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在平安銀行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中國平安於1988年成立,是中國第一家股份製保險企業,目前已發展成為融保險、銀行、投資等金融業務為一體的整合、緊密、多元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中國平安通過旗下各專業子公司及事業部,通過多渠道分銷網絡,以統一的品牌向超過7400萬客戶提供保險、銀行、投資等全方位、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平安銀行是中國平安在銀行業務領域的重要支柱。平安銀行目前擁有34家分行,機構網點450多家,在北京、香港設有代表處,並與境內外眾多國家和地區逾2000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係。
一直以來,平安銀行都這樣標榜——“將依托中國平安強大的資源優勢,提升交叉銷售的廣度與深度,並憑借中國平安強大的品牌、渠道、客戶、產品、IT等綜合金融服務優勢,探索一條銀行業發展的創新路徑。”這並非虛言,實際上對於集團化帶來的優勢,林娜有著深刻的感受。“我們離岸業務部可以與中國平安各子公司尋求合作,例如我們可以和平安信托、平安融資租賃等合作開展內保外貸業務,和平安證券開展海外資產的管理、理財方麵的合作,依托平安產險、平安資產香港等,為其客戶的海外關聯公司提供境內外、離在岸一體化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