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梁山好漢排座次(1 / 3)

宋徽宗宣和五年五月,天朗氣清,月白風清。

以宋江、盧俊義為首,吳用與眾頭領為次,依次虔誠的敬拈檀香,每炷檀香長短粗細,長不過寸,粗不過分。

公孫勝身穿一襲青色長袍,後心繡著八卦圖,頭戴道觀,手拿拂塵,手持鬆紋古定劍,主持行這場法事,一應相關的文書符命都由他親手派發;和四十八個道童,每日三朝,至第七日朝滿,方才散了。宋江要求上天報應,特地吩咐公孫勝專門寫了幾首青詞,焚燒送與天帝。

卻好到了第七日,三更時分,公孫勝在虛皇壇第一層,四十八個道童在第二層,宋江等眾頭領在第三層,眾小頭目並將校都在壇下,眾人盡皆懇求上蒼,務要拜求報應。

是夜三更時候,隻聽得天上一聲巨響,聲音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門上。眾人抬頭看時,直豎金盤,兩頭尖,中間闊,這天象叫做“天門開”,又名:“天眼開”;天門裏麵的毫光,射人眼目,雲彩繚繞,從中間卷出一塊火來,如栲栳之形,直滾下虛皇壇來。那團火在虛皇壇滾了一圈,竟徑直鑽入正南地下去了。

與此同時天眼已合,眾道童緩緩走下壇來。宋江隨即叫‘九尾龜’陶宗旺喚人將鐵鍬,鐵鋤頭,掘開泥土,尋找火塊。火塊鑽進地下的地方,陶宗旺的手下挖掘不到三尺深淺,出現了一個石碣,正麵兩側,各有天書文字。

宋江連忙下令焚燒黃紙,滿散平明,做齋與眾道童吃食,還各贈與金帛之物,以充香火錢。這般之後,宋江方才敢取過石碣,看時,上麵乃是龍章鳳篆蝌蚪文,眾人紛紛搖頭表示一個字都不認識。眾道童內,有一小道童姓何,法諱玄通,對宋江說道:“小道祖上有留下一冊文書,專能辨驗天書。那上麵都是龍章鳳篆蝌蚪文,以此小道能辨認一二。恰好此文書有隨身攜帶,可否讓小道翻譯出來,便知這石碣上寫的是何內容。”

宋江聽了大喜,連忙捧過石碣,教何道童看了,何道童看了很久,還翻書查驗,良久,說道:“此塊石碣都是義士的大名,鐫刻在上麵。側首一邊是“替天行道”四字,一邊是“忠義雙全”四字。頂上皆有星辰南北二鬥,下麵卻是尊號。如果頭領們允許,小道從頭一一宣讀出來。”

宋江道:“幸得高士指點迷津,看來緣分不淺。如蒙見識高士高見,大德之感五內。唯恐此塊石碣是上天的見責之言,請萬萬勿藏匿隻言片語,盡情將石碣上的文字翻譯出來。”

隨後宋江喚過‘聖手書生’蕭讓,令小校取來黃紙,毛筆,朱砂,桌案,聽何道童翻譯的內容,一一記錄謄寫。何道童說道:“這塊石碣,前麵有天書三十六行,皆是天罡星;背後也有天書七十二行,皆是地煞星。星數之後是眾義士的大名。”

何道童又觀看良久,隨後一一宣讀,蕭讓從頭至尾,盡數抄謄。

蕭讓抄謄之後,將黃紙遞給宋江觀看,原來黃紙上是:

天罡星三十六員:

天魁星呼保義宋江,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

天機星智多星吳用,天閑星入雲龍公孫勝;

天勇星大刀關勝,天雄星豹子頭林衝;

天猛星霹靂火秦明,天威星雙鞭呼延灼;

天英星小李廣花榮,天貴星小旋風柴進;

天富星撲天李應,天滿星美髯公朱仝;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天傷星行者武鬆;

天立星雙槍將董平,天捷星沒羽箭張清;

天暗星青麵獸楊誌,天佑星金槍手徐寧;

天空星急先鋒索超,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

天異星赤發鬼劉唐,天殺星黑旋風李逵;

天微星九紋龍史進,天究星沒遮攔穆弘;

天退星插翅虎雷橫,天壽星混江龍李俊;

天劍星立地太歲阮小二,天平星船火兒張橫;

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天損星浪裏白條張順;

天敗星活閻羅阮小七,天牢星病關索楊雄;

天慧星拚命三郎石秀,天暴星兩頭蛇解珍;

天哭星雙尾蠍解寶,天巧星浪子燕青;

石碣背麵書地煞星七十二員:

地魁星神機軍師朱武,地煞星鎮三山黃信;

地勇星病尉遲孫立,地傑星醜郡馬宣讚;

地雄星井木犴郝思文,地威星百勝將軍韓滔;

地英星天目將彭玘,地奇星聖水將軍單廷;

地猛星神火將軍魏定國,地文星聖手書生蕭讓;

地正星鐵麵孔目裴宣,地辟星摩雲金翅歐鵬;

地闔星火眼狻猊鄧飛,地強星錦毛虎燕順;

地暗星錦豹子楊林,地軸星轟天雷淩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