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朝,眾臣都驚訝地發現,首位之人多了一個。鎮南大將軍沈伐與相國太傅二人同排並立。
大臣們紛紛上前問好,暗自猜測沈伐此來所謂何事。
相國近前,問道:“沈國舅這次來京都是為武王之事?”
“知我莫若相國你,就是為我那侄兒。”沈伐道。
太傅也插話道:“可否告知我等,讓我等有個準備?”
眾大臣聞言也住嘴不再說話,想聽聽沈伐的回答。
“太傅恕罪,昨日我麵見皇上,他已準備親自通告此事,我實在不敢多嘴。”沈伐拱手道。
“皇上駕到。”
聽到高公公之語,大家趕忙回到自己的位置站好,恭迎聖駕。
皇上上朝之後未等眾人開口,直言道:“沈國舅昨日給朕帶回消息,是與朕的武王有關的,想讓眾愛卿為朕參謀一番。”
林安二兄弟有些煩躁,這林虎又鬧什麼幺蛾子。他們回頭望向張思源和伍思旭二人,這兩人也分別在戶部和禮部擔任要職,畢竟是張皇後的家兄,也是國舅之身,朝堂之上有他們的位置也不足奇。
張思源搖搖頭,讓林安二人安心,想看看到底是個什麼事。
皇上繼續道:“武王提出了條妙計,朕推演一番後發現實是百利而無一害。武王準備分兵打擊那些土著。”隨即皇上將林虎的法子說了出來。
眾武將均感甚妙,都讚揚林虎的才智過人。
沈伐上前道:“武王之計精妙無疑,但未必是百密無一疏。若是如此,武王自身的危險性將大大增加。武王乃是千金之軀,出不得差錯。”
“沈國舅的意思?”太傅問道。
“末將請求皇上,若是武王遇到了危險,在下可前往相助,望皇上成全。”
皇上點點頭,“眾愛卿認為沈國舅所言如何。”
卻見張思源上前,“皇上,臣認為萬萬不可。武王此計策著實可用,但若累得沈國舅,實是得不償失。”
沈伐怒視張思源,“張大人這話是什麼意思?”
“沈國舅息怒,聽在下一言。”張思源緩緩道:“我大黎之所以能如此安定,除皇上君威浩蕩外,少不了三位鎮邊大將軍功勞。尤其是沈國舅,獨自坐鎮大黎之南,讓諸方宵小不敢造次。若是沈國舅抽身前往境外,說不得會出什麼亂子。”
“那張國舅是覺得武王的計策不可行?”皇上問道。
張思源微微欠身,道:“武王天縱之才,此計於國於民都是極好的,至少能讓我大黎省去此次西南疆外的行動消減五成的付出。臣認為不得不行,但沈國舅是萬萬不可前往,以免我大黎有失。”
沈伐怒極反笑,“張大人著實高見,那武王的安危當如何保證,望張大人賜教。”
“臣一心為國為民。”張思源挺直腰背,“武王若真想為皇上分憂,為大黎蕩平四方,當將生死置之度外,這才是我大黎的武王。”
“若是太子,我又當如何?”沈伐盯著張思源道。
張思源卻道:“若是太子,沈國舅則當援助一二,畢竟國之儲君,出不得什麼岔子。”
伍思旭也幫腔道:“武王既當封‘武’字,就當如其封號,一往無前,衝破一切險阻。太子則應處於廟堂之上,運籌帷幄,不可前往那危機之所。”
“其實我不擔心西南那方的土著會對武王的威脅。”沈伐稍稍平靜了下來,“那幫宵小不足為慮,隻是這周邊的虎狼,怕是想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