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療法的具體措施是:患者應臥床,抬高臀部,保持外陰清潔,采取保胎措施。如胎膜破口不大、位置較高,胎膜尚有可能愈合,可直等到足月時分娩;如破口較大、位置低,往往能引起宮縮而發生早產,所以可先用子宮鬆弛劑、鎮靜劑和預防感染藥物,再用地塞米鬆等加速胎兒肺成熟,使胎兒的呼吸功能進一步加強,提高嬰兒成活率。
防治早破水的措施
妊娠期間陰道流水極有可能是某種病變的反應,所以要引起高度重視。流水的量少、時間短,陰道有中等量或大量液體外流,需要去醫院檢查,此時孕婦應保持臀高臥位,以免臍帶脫垂,並保持會陰部清潔。
凡足月妊娠在臨產前持續或陣發大量陰道流水,要用試紙診斷法診斷,如試紙變暗綠色,則可確診為早破水,需要入院處理。如果破水12小時尚未自然臨產者,應行引產,同時給予抗感染藥,以預防感染。產程中要注意觀察先露部分是否已定,有無胎兒缺氧或感染可能,如發現臍帶脫垂、胎兒宮內窘迫,需緊急做剖宮產,結束分娩。
妊娠尚未足月即發生破水時,可采用期待療法,但要注意加強監護措施,即保證安全有效地保胎護孕。
早破水的診斷
羊水是通過胎膜起到保護胎兒作用的,也正是有了胎膜,胎兒才能在子宮內舒展自如,免受擠壓;以及保持宮內恒溫、避免早產等功能。
胎膜由羊膜和絨毛膜組成,前者在內,後者在外。胎膜隨妊娠的進展而擴大,一直維持到分娩時子宮頸口開大。由於宮口開大處的胎膜承受不了較大的壓力而破裂,胎膜破裂後羊水從陰道流出,產婦常以為是小便濕了內褲。
羊水是無色透明的液體,內有白色小塊的胎脂和胎毛。由於破膜的部位和大小不同,陰道流出的羊水量也不同,高位破膜水量少,低位破膜水量多。有時絨毛膜破而羊膜仍存,也會流出少量的水,經臥床休息,破裂的絨毛膜可修複。
當胎膜破裂難以鑒別時,可將化學試紙放入陰道,堿性的羊水可使橘黃色的試紙變成深綠色;顯微鏡下可看見羊水內的小脂肪塊和胎毛;肛門指診覺胎膜由鼓脹而變癟,胎頭也隨之下降。
診斷胎膜破裂,可使醫生及早改變產程處理方法,以避免感染和出現臍帶脫垂等並發症。
有些病例引起早破水的原因尚不明,但一般認為與以下情況有關。
(1)宮頸口鬆弛、胎膜發育不良易感染,如羊膜、絨毛膜炎等,可發生胎膜早破。
(2)胎位不正、骨盆狹窄、頭盆不稱、羊膜腔內壓力不均或羊水過多、多胎妊娠等,均可使羊膜腔內壓力過高而發生胎膜早破。
(3)性生活可引起絨毛、羊膜感染,特別是精液內的前列腺素可誘發子宮收縮,從而使羊膜腔內壓力改變而造成早破水。
(4)另外,諸如劇烈的咳嗽、重體力勞動、突然大笑、大怒等,使腹壓突然急劇增加,亦可造成胎膜破裂。
胎兒要靠胎膜來保護,若胎膜早破,胎兒將失去保護,而使羊水外流,致子宮變小,刺激子宮產生收縮;如果破水時妊娠尚不足月,就會發生早產。早產兒體重輕,各器官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成活率低,對胎兒很不利。
在未臨產時破水,就失去了前胎膜對胎兒的保護作用。如果妊娠已足月,胎先露已定,破水24小時內臨產,多不影響產程進展;如胎先露部未定,臍帶可隨羊水流出而脫垂,引起胎兒宮內窘迫;羊水流出過多,子宮緊貼胎兒可引起不協調宮縮,從而影響產程進展和胎盤血循環,引起滯產和胎兒缺氧;胎膜破裂的時間越長,宮內感染機會增高,胎兒吸入感染的羊水可引起肺炎,產婦也容易發生產時感染或產褥感染。
足月胎兒未入盆
在妊娠最後一個月,初孕婦的胎兒頭部應進入孕婦骨盆銜接固定而不浮動。但有少數初孕婦至妊娠足月時,胎頭仍未進入骨盆而浮動於恥骨聯合之上,造成頭浮。原因有下列三種:
(1)部分孕婦是由於胎頭與骨盆不相稱,即由於孕婦骨盆入口狹窄,致使正常大小的胎頭不能進入骨盆。
(2)胎兒過大或有胎位異常、前置胎盤;
(3)羊水過多、胎兒畸形(如腦積水)。
檢查為頭浮的孕婦應首先了解骨盆及胎兒情況是否正常,臨產時由於宮縮擠壓胎頭逐漸變形而入盆,多數可自陰道順利分娩。若檢查為頭浮是難以糾正的病理因素,應提前住院,並做好手術產準備,孕晚期仍頭浮的孕婦要注意由於胎頭未入,使胎頭與骨盆之間存在空隙,如果發生胎膜早破,極易出現臍帶脫垂,使胎兒發生意外。因此孕婦一旦發現陰道有水流出應臥床,抬高臀部,立即送往醫院。
產前大出血的原因
產前出血是特指在妊娠晚期的陰道出血,具體來說是在妊娠20周後。產前出血是產科嚴重並發症之一,占產婦死亡率的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