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社會所麵對的問題,歸納起來,就是怎樣對待男人。
――著名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
男孩身陷危機,這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畢竟當今社會依然是一個男性主導的社會。然而,一些男人登上社會頂層或居於領導地位,並不能掩蓋男孩和男性逐漸被弱化的事實。
男孩危機的表現是全方位的,其中學業危機、心理危機、體質危機和社會危機表現最為突出,最為引人關注。
我(李文道)在一所師範大學任教,對大學校園中“男少女多”的現象深有感觸。第一次為此感到震驚是參加學校為35歲以下的年輕教師召開的報告會。在會場中,我無意中發現自己竟置身於一片“姹紫嫣紅”之中。男教師都到哪裏去了?後來我了解到,我所在的大學,年輕教師的男女比例大概為3:7,其他很多高校情況也都差不多。一些高校為平衡教師性別比例,還有不成文的“潛規則”,比如優先錄用男博士等等。但每一年夏天,還是有更多的女博士躋身大學講台。
細一想,這種情況也在情理之中。我曾就讀的另一所師範大學,每年新入學的博士生中,男生廖廖無幾、屈指可數,有些博士生導師會遭遇“男生荒”,連續幾年招不到一個男生。
男博士生為什麼這麼“稀罕”?去大學教室裏看看我們就明白了。坐在教室最前排的往往清一色的女生,她們聽課認真,筆記仔細,很少逃課曠課。不用說,考試成績排前麵的女生居多。男生稀稀落落地坐在教室後麵,上課對付,作業應付,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一到考試來臨,總有一大幫男生追著女生複印聽課筆記。男生的成績,當然也像他們上課時的表現一樣稀鬆平常,甚至時常“掛科”、“闖紅燈”。不管何種類別獎學金,大部分都被女生收入囊中。最後登上優秀生名冊的,大多為女生。
隨著對男孩問題的深入研究,我們了解到更多令人震驚的事實:不單單在大學階段,在中小學階段,男孩在學業上就已經開始掉隊了,男孩在校園中逐漸被邊緣化。
一、男孩學業:從大學到小學全線告急
二十年前,校園算是男孩的天下,不管大學,還是小學,男孩在各個方麵具有壓倒性的優勢,男生的學習成績尤其是理科成績遠遠超過女生。但現在的校園已今非昔比,女生的成績越來越搶眼,男生的成績卻越來越讓人憂慮。
我們搜集到的眾多證據表明:從大學到小學,男孩學業全線告急!
在大學,女生表現更為出色:
獎學金,已是女生的天下。
學習成績,男生遜色不少。
女生比例扶遙直上,女生潮席卷眾高校。
高考狀元,“陰盛陽衰”:
高考狀元,男生比例直線下降。
高考狀元,女生比例直線上升。
在高中,男生優勢漸衰:
在學習成績總分上,女生顯著高於男生。
成績最好的女生多,成績最差的男生多。
女生的優勢科目是男生的兩倍。
在初中、小學,男生已開始掉隊:
男生的學習成績差於女生。
男生比女生更不受歡迎。
男生比女生更不喜歡學校。
北京市小升初推薦優秀生,女生比例顯著高於男生。
學業危機是男孩的第一危機,其表現最為明顯,影響尤為深遠!下麵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些令人震驚和不解的事實。
(一)大學,女生表現更出色
國家獎學金:絕對“陰盛陽衰”
獎學金是對大學生在校表現的綜合評定,學習成績是其決定因素。國家獎學金是我國最高水平的大學生獎學金,除8000元的高額獎金之外,更是一份難得的榮譽。我們分析了2006-2007、2007-2008年度國家獎學金獲獎者名單,在這份名單中,男生的表現怎麼樣呢?
表1 2006-2007、2007-2008年度國家獎學金獲獎者總體狀況
獲獎總數 男 女 男女比例 實際比例
2006-2007年度 50000 17458 32542 1:1.86 1:2.01
2007-2008年度 49983 17367 32616 1:1.88 1:1.95
從表1中不難看出:2006-2007年度,在50000名獲獎者中,男生隻有17458人,男女生比例為1:1.86。我們還根據教育部2006年的統計數據 計算出男女大學生獲獎的“實際比例”,為1:2.01 ,更為驚人。2007-2008年度的情況也差不多,男女生獲獎的比例為1:1.88,根據教育部2006年的統計數據 計算出男女大學生獲獎的“實際比例”為1:1.95 。連續兩年,如此懸殊,大學男生的落後狀況可見一斑。
2007-2008年度,在教育部頒發國家獎學金的所有2286所高校中,有1785所高校中男生獲獎人數少於女生,所占高校總數的比例為78.08%,342所高校男生獲獎人數多於女生,所占比例為14.96%,159所男女生獲獎人數相等,所占比例為6.96%。
我們進一步對省屬大學和教育部直屬大學的學生獲國家獎學金的狀況分別進行了統計。
對所有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省屬高校的統計表明(表2):2006-2007年度,所有省屬大學男女獲獎人數的總體比例為1:2.35,2007-2008年度,男女大學生獲獎比例為1:2.32。所有31個省,連續兩年,男生獲獎學金的比例驚人地落後!
表2 2006-2007、2007-2008年度省屬大學國家獎學獲獎者狀況
獲獎總數 男 女 男女比例 獲獎比例差距最大省 獲獎比例差距最小的省
2006-2007年度 30001 8953 21048 1:2.35 浙江(1:3.23) 青海(1:1.25)
2007-2008年度 29986 9035 20954 1:2.32 海南(1:3.36) 廣東(1:1.72)
表3列出了每一個省的情況,我們把這個表命名為“中國大學‘陰盛陽衰’排行榜”。您不妨找一找您所在的省份,看看具體的數字有有多麼的懸殊。
表3 中國省屬大學國家獎學金‘陰盛陽衰’排行榜
2006-2007年度 2007-2008年度
排行 省份 男 女 男女比例 排行 省份 男 女 男女比例
1 浙江 320 1035 1:3.23 1 海南 42 141 1:3.36
2 廣西 179 528 1:2.95 2 福建 214 613 1:2.86
3 江蘇 561 1631 1:2.91 3 江蘇 590 1679 1:2.85
4 河北 406 1152 1:2.84 4 浙江 356 1002 1:2.81
5 黑龍江 288 791 1:2.75 5 河北 404 1116 1:2.76
6 北京 151 412 1:2.73 6 雲南 157 424 1:2.70
7 湖南 388 1052 1:2.71 7 湖南 400 1030 1:2.58
8 四川 379 1025 1:2.70 8 北京 152 382 1:2.51
9 吉林 233 592 1:2.54 9 吉林 243 603 1:2.48
10 安徽 333 840 1:2.52 10 安徽 343 849 1:2.48
11 山西 242 604 1:2.50 11 貴州 127 315 1:2.48
12 雲南 169 404 1:2.39 12 廣西 210 514 1:2.45
13 陝西 349 824 1:2.36 13 山西 246 590 1:2.40
14 海南 50 118 1:2.36 14 青海 21 50 1:2.38
15 上海 203 473 1:2.33 15 上海 200 467 1:2.34
16 遼寧 411 938 1:2.28 16 河南 559 1297 1:2.32
17 湖北 510 1137 1:2.23 17 甘肅 141 327 1:2.32
18 內蒙古 153 338 1:2.21 18 四川 413 956 1:2.31
19 福建 253 553 1:2.19 19 湖北 493 1128 1:2.29
20 河南 576 1238 1:2.15 20 陝西 363 804 1:2.21
21 甘肅 147 301 1:2.05 21 山東 722 1569 1:2.17
22 山東 788 1593 1:2.02 22 西藏 17 36 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