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攤丁入畝、火耗歸公這兩樣,都是學的楚鍾南的招數。雖然祟禎對這種學習有的是說辭,而且他的這一做法也得到了史可法等人的大力支持,可是卻獲得了江南幾乎絕大多數的士紳以及地方官的反對。最可恨的,是有些文人士子竟然寫文章譏諷,說什麼“太上皇已入衛國軍乎”,就差擺明了罵他是“叛徒”了!
天可憐見,皇帝背叛自己的國家?!
於是,麵對各方的強大阻力,祟禎最終沒能做成一件事,極度失望兼自暴自棄的他甚至連到手的南京兵權又扔了回去。不過還好,念在親家的情份,楚鍾南讓自己的兒媳婦長平公主,還有留在北京的周皇後,以及祟禎的嫂子張皇後寫了幾封信去安慰他,總算沒發生什麼上吊之類的事件。不過,即便如此,祟禎的回信裏麵依舊是一大堆哀怨、憤怒,還有牢騷,讀過信的人,都能感到其中所蘊含的那股深深的絕望!
是的,絕望!
祟禎對大明的前途不再抱任何的希望。而在他的影響下,那位隆武皇帝也不怎麼再關心朝政。於是,南京幾乎成了馬士英等人的天下。可是,馬士英這些人也是聰明人,難道他們看不出南京的危局?
當然看得出來。可是,皇帝都沒有辦法,他們這些依靠那些當地勢力地支持才能坐穩位子的大臣又能有什麼辦法去改變這個局勢?
沒有辦法。
那自然就隻有等死!
於是,南京的小朝廷頹廢了。
……
祟禎二十一年五月,衛國軍孔有德部南下,劉良佐、高傑這被南明倚為江北長城的兩大軍鎮投降,黃得功率軍北上與孔有德交戰,戰敗!同年六月,衛國軍第一集團軍渡過長江,攻克九江城,左夢庚戰敗請降。六月二十一日,李惟鸞率海軍進入長江水道,與沃爾姆斯與孔有德合軍包圍南京。南京城內,兵部尚書史可法主張死戰,但麵對衛國軍的強大壓力,最終,南明小朝廷選擇了投降。當然,投降人中並不抱括祟禎和朱慈烺,這父子兩人當時正躲在宮裏喝小酒,南京城投降之後,由李惟鸞派大艦送他們北歸。整個南京,惟有史可法一人於衛國軍進城的那一刻自刎於朱元璋陵墓之前。
祟禎二十一年七月中旬,沃爾姆斯進軍江西。部將耿仲明率部與李自成交戰,大順軍潰敗,李自成逃至九宮山,再無訊息。據聞其人是在意圖搶掠食物之時,死於當地百姓之手。
八月,祖大壽兵分兩路,進軍湖南、貴州。孫可望、李定國等大西軍殘部戰敗,逃往雲南,投靠黔國公沐天波。
九月,沃爾姆斯兵至廣州,李惟鸞海軍收服海南、廣西。
祟禎二十一年十二月,沃爾姆斯與祖大壽兩麵夾擊,進入雲南。黔國公沐天波不敵,攜桂王朱由榔逃往緬甸。當時時,緬甸正發生權利之爭,沐天波等人寄人籬下,生存艱難。不久之後,祖大壽再次率兵南下,逼迫緬王將沐天波等人交出。沐天波本擬自盡,卻不料祖大壽拿出了來自北京的一封信,讀完信後,沐天波放棄抵抗,攜桂王前往北京“覲見”祟禎,同行的還有孫可望、李定國等人。
祟禎二十二年夏,衛國軍第二集團軍六萬騎兵突然進入外喀爾喀,多爾袞連戰連敗,最終戰死沙場。其弟多鐸失蹤!之後,第二集團軍回身橫掃西蒙古與外喀爾喀三部。
至祟禎二十二年底,華夏一統。
祟禎二十三年春節,楚鍾南下令廢除祟禎年號,改用華夏紀年,以秦朝一統六國之時為華夏元年,祟禎二十三年為華夏1871年。同日,廢六部,設國務院,製訂憲法,進行行政與法製改革。
四年後,華夏1875年,楚鍾南登基為帝。(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