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全盤的計劃(3 / 3)

“輕則疲憊不能戰,重則兵變!”崔鳴吉答道。

“說的好!”楚鍾南拍了拍手,“既然您都知道,那你還堅持讓我不撤兵嗎?我可要告訴您,我的軍隊我了解,他們一旦不受控製,絕對比八旗兵更加可怕!”

“楚大人,如今代善已敗,皇太極也隻能望江興歎,沃將軍所率雄師隻需守禦即可,根本無須與敵交戰呀!既要休整,何不便在義州一帶休整!如此這般還省了往返之路。”崔鳴吉說道。

“世事無常。皇太極沒了兒子,已經恨我恨得咬牙切齒,縱然靠著鴨綠江之險一時還能擋得住他,可到了冬天呢?我的士兵已經很久沒見到他們的親人了。”楚鍾南搖頭歎氣道,一副愛莫能助的樣子。結果,他這模樣卻把崔鳴吉氣得夠嗆,差不多就要像鴨綠江對麵的皇太極一樣咬牙切齒了。好在這位崔大臣總算是久經儒學薰陶,長居上位,沒壞了風度。當然,風度雖然還在,這話可就不怎麼客氣了:

“楚大人果然是看得遠。沒錯,再過數月,這天上恐怕又要降雪了。冬天‘快’要到了呀!到那時,鴨綠江結了冰,天塹變通途,皇太極必會率大軍而來。……嗬嗬,咱們兩家這數月之功就等於是白幹了!小北荒倒還好,隔海相望,還能守禦,可我朝鮮卻要麵臨亡國之禍,再也不能像現今這般與小北荒共同對敵了。而且說不定還要再像先前那樣,被皇太極驅動國中之兵與楚大人你為難了。”

“……崔大人怨氣十足呀。可這似乎也怪不到我身上吧?你們不是說服了大明朝廷的嗎?結果咱們這邊連連大戰,我小北荒也險些毀在多鐸跟豪格的鐵蹄之下,關寧軍卻是連個屁都沒放!要不然,咱們現在用得著還要麵對皇太極的大軍?那王八蛋恐怕早就急呼呼地回去守城了。”楚鍾南微微有些生氣地說道。

“這……”崔鳴吉頓時尷尬起來。這一回他們其實並沒有在一開始就跟小北荒合作,當時隻是劉采青代表小北荒向他們提出了建議。先是小北荒打敗濟爾哈朗,會派兵進攻朝鮮邊境沿線的後金營寨,之後,再派出水師,佯裝運兵到達鴨綠江口一帶,而接下來就是由朝鮮一方出麵。先是派出數千兵馬假裝成小北荒第四方麵軍,“打破”義州附近的宣州、鐵山等幾個城池。當然,這種打破其實全是作假,後金兵馬本就不多,雖然控製了諸如平壤的一些大城,駐兵卻隻有很少。宣州、鐵山之類的小城就更加不用說了。而小北荒進步步進逼,更是讓後金不得不收攏兵馬。所以,朝鮮兵馬才能輕輕鬆鬆的打開由自己人把守的城池。而事實上,如果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恐怕也沒那麼快地就能連連攻陷那麼多地城池。之後,這些負責攻城的朝鮮兵就會吸引聞訊而來的代善沿鴨綠江溯流而上。由於走得早,所以代善雖然兵精,倒也沒能追上。

而之後的就簡單了。一萬朝鮮兵被送過去當了內應,代善也暈頭暈腦地撞進了包圍圈,再加上朝鮮官方堅壁清野,死活不給糧食,堂堂的後金大貝勒就這樣被活活坑死了。

可是,對付代善的計劃進行的很好,牽製皇太極的計劃卻一點動靜都沒有。按照小北荒的建議,朝鮮方麵在計劃開始之前,就應該派人去大明尋求幫助,在他們這邊發動的時候,對後金展開進攻,就算是佯攻,也可以牽製住皇太極的部分兵力,至少讓對方不敢再輕易的進攻朝鮮。可結果呢?

崔鳴吉一想到這裏就對大明恨得牙癢癢。他們的使者到了北京,因為是秘密任務,所以隻見到了一個自稱姓林的秉筆太監。那太監自稱是受了祟禎的派遣,經過協商之後,答應幫助他們,信誓旦旦地保證到時會派出關寧軍主力進攻後金。而也正是有了大明的保證,他們才敢這麼大膽的跟小北荒合力算計代善。可誰想到……

“大明,大明,唉……”崔鳴吉無奈地搖頭。那位祟禎皇帝實在是太不講信義了,比起當初發兵幫朝鮮打退日本人的萬曆天子,差的實在是太遠太遠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