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開學(2 / 2)

這一天,是S市理工大學新生入學的第一天,學校內外,一片喜慶氣氛,老生歡迎新生,帶著新生去各個辦公點辦理入學手續,無數年輕的身影來來往往,無數的學長像是在尋找獵物般穿梭在人海中。

因為,陸曉東學的韓語這個在2003年韓潮沒有席卷中國時的冷門專業,馮海瑞學的是企業管理,所以兩人很快就分開了。

當初填報誌願的時候,陸曉東有心和崔晶楠選同一個院係。可是千方百計的打聽後,結果還是出錯了,陸曉東選了韓語後以為至少能在一個院係,後來才知道崔晶楠選的是統計專業,當初的後悔,完全轉化成了現在的慶幸。

接下來的兩天,都是大一新生報到的日子,所以,這兩天時間,陸曉東可以自由支配。

首先,陸曉東去學校裏的教師公寓租了一套八十多個平方的房子。

2003年的房租真的很便宜,尤其是對於從2015年過來的陸曉東來說。再加上是學校的教師公寓,更是簡直便宜到讓人發指。

八十多平米,帶裝修帶家具的房子,每個月居然隻要300塊。

兩室一廳,對陸曉東一個人住來說,完全夠用。畢竟,他重生前的房子也就這個樣子。

陸曉東喜歡那裏清淨的環境,主要是那台筆記本電腦能夠藏好。300塊錢一個月,對陸曉東這個有十幾萬存款的人來講,不算什麼。再說了,隻要出版,這些錢更不算什麼。

骨子裏,陸曉東是一個享樂主義者,覺得人生苦短,舒服著是過,不舒服著,也是過。從他重生前能夠在有點錢之後,就去美國旅遊可以看出來這點。

隨後,他又去電腦城,買了一台惠普的筆記本電腦。

2003年的筆記本電腦價格普遍很高,這台惠普,陸曉東花了一萬多。一想起來自己有一台那麼神奇的筆記本,還要再買一台這樣的破爛貨,他就覺得蛋疼的不行。

但是對於一個網絡作者來說,一台電腦,是必須的東西,除非你不想長時間寫網文,否則既要在稿紙上寫,又要去網吧電腦上輸入,真的很浪費時間。

特別是很多時候寫情節的時候,需要查什麼資料,手邊沒有一台電腦,真的很不方便。

雖然這些東西陸曉東都不需要,但是最基本的碼字,還是少不了的。

對於一個網絡作者來說,網絡上的人氣才是根本。

重生來的陸曉東很清楚,等幾年後,就算是台灣的出版社,它們選擇出版的作品,90%也是從網絡上那些極高人氣的作品當中選擇,其它人氣不足的作者作品想要出版,就難太多了。

還有,目前雖然在網絡上寫,賺的錢不如出版多。但隨著時間往後推移,上網看的人,會越來越多,時間越往後,網絡作者在網站上賺的稿費就會越來越多,在網站上拿到的稿費甚至會是出版稿費的上百倍。尤其是進入移動閱讀的時代,網絡才展現出它強大的影響力。

陸揚現在的《飛刀入道》已經差不多碼了一多半,這個時候買了電腦,等到出版社出版,就可以發表到網站上。

就相當於有一本書存稿在手邊,《飛刀入道》發表到網站上後,誰還能跟他比?想要玩更新大戰?哥分分鍾上傳個十萬字,誰敢跟我鬥?

陸曉東租房子的時候,就注意了,租的這套房子有網線。所以他電腦一買回來,就能順利地上網了,順便還給自己注冊了個筆名叫IU。沒辦法陸曉東最喜歡聽那個小妹妹唱歌了,那叫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