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魅影同樣是以一位偵探的第一人稱視角,呈現出了一起殺人案件。大致講述的是偵探G想去遠方調查一些事情,隨即乘上了一列即將要出發的火車。
在火車上的這段時間內,原本一直相安無事的。可突然間,一個社會青年卻故意和偵探G起了爭執。
偵探G因為心裏煩的很,沒有理會社會青年,便一個人獨自離開了。可是,一個小時之後,那個社會青年卻被發現慘死在車廂之中。
警方很快趕到了事發的列車中,經過法醫鑒定,發現社會青年係氰化鉀中毒死亡,死亡時間就在與偵探G離開之後二十到三十分鍾內。
在社會青年喝過的水或者生前吃過的食物裏,都沒有化驗出有毒的氰化物。
而因為死前隻有偵探G和他發生過爭執,所以警方很快把懷疑的方向放到了偵探G的身上。
文章到了這裏又沒有了下文,剩下的揭秘過程,依舊要等到下一期才能知曉。
如同死亡回憶一般,讀者們唯一能知道的是文中的主人公偵探G並不是殺人凶手。至於具體過程,則要交由讀者們自己推理了。
看完這篇列車魅影,我的心裏卻是混亂到了極點。
一般這種雜誌裏的連載小說,在一篇未連載完結的情況下,不太可能會直接用另一篇頂上,這可是文學連載中的大忌,極有可能會造成大量的投訴信以及讀者的流失。
可偏偏那個叫“毛利小五郎”的作者卻是這麼做了,而他頂掉的殺人回憶中的章節,又偏偏與盧偉的命案有關。
我不相信這隻是巧合,太多的巧合疊加在一起就不再是巧合這麼簡單了。
這篇文章的背後,一定隱藏著什麼見不得光的東西。還有那個叫“毛利小五郎”的作者,我愈發對他的真實身份感到好奇。
看起來,這次我的Z市之旅,也許會比想象中的還要艱難。
就在這時候,火車車廂裏突然變得十分嘈雜,原本沉睡中的旅客紛紛清醒了過來,在那裏好像出了什麼大事。
我起身跟了過去,聽著動靜,是從我剛才待著的地方傳來。
走出去一看,發現果然在我的座位周圍,被一大群乘客團團圍住。
“兄弟,那邊出什麼事了嗎?大晚上的,怎麼這麼大動靜?”
“出大事了,聽說死人了,死狀老慘了,太嚇人了!”
死人了!一陣不好的預感湧上了心頭,我趕緊擠過人群,朝座位那邊一看,猛的發現之前那個黃毛就那麼硬生生的倒在了那一排座位上。
他雙目圓睜,麵色血紅,座位周圍滿是從嘴角溢出的鮮血。
黃毛的穿的襯衫被撕扯開了,大半塊胸口都裸露在外邊,在左胸附近有著若幹個小紅點以及一些醒目的抓痕,應該是死前的掙紮所致。
死者手指和手腕都已經十分僵硬,看情況並不是簡單的屍僵那麼簡單。我靠了過去,發現在黃毛的嘴邊滿溢出一陣苦杏仁的臭味。結合上述種種症狀,黃毛赫然是因為氰化物中毒而導致的急性死亡!
氰化物,中毒,社會青年,偵探!
恍然間,那片列車魅影中的情節,竟然真的在我所處的這截車廂裏麵上演了,而且無論是死亡原因,還是現場的具體細節,都與小說中描述的相差不大。
沒想到,這個毛利小五郎寫下的第二篇推理小說,竟然又在現實中上演了。我同樣是以主人公的第一人稱的視角,見證了這起凶殺案的發生。
那個作者究竟是什麼人?難道,他可以預知未來嗎?
在我還沒想明白這些問題時,火車的後方又傳來了動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