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朝堂來人了(2 / 2)

待屋子中在沒有別的人,兩人打著官話,一番客氣的敘談後,便開始了正事。

“太子臨走前是否有交代你其他的事情?”邱家城直直的看著陶慧岑問道。

陶慧岑抿了抿嘴,轉開臉,沉聲開口道,“太子希望李文能夠好好活著。”

聽了陶慧岑的話,邱家城眼中看不清神色,隻是哈哈大笑起來,“那是自然,李文是我朋友,我活著,他便會活著。”

“記住你的話便好,無論太傅交代你什麼,太子才是周朝的天,希望不要舍本逐末。”

聽見陶慧岑嚴肅的話,邱家城麵色恍若不變,依舊笑哈哈的打著哈哈,不過口中的話卻更加認真起來,並沒有敷衍陶慧岑。

“如此那在大婚當日那便不需要陶某做什麼了,隻需要靜候你們的勝利的佳音了。”

“是,我們一定會成功,靜候佳音便可!”邱家城帶著誌在必得的笑容,不過在話頭尾聲,他恍若不經意的提了句,“聽說朝中為北方將士的軍資鬧騰的厲害,到時候不會後方供需不足吧!”

聽到邱家城的話,陶慧岑臉上帶著憂慮,他想到朝中正是為這件事鬧得不可開交,沒有大臣願意接受這件事,畢竟吃力不討好,不過太子為了這次北方戰役,幾乎傾盡舉國之力,增加了稅,壓榨了老百姓家中的口糧,國內災害頻發,而且各方民眾勢力紛紛都有冒頭的傾向,要是此次戰役拖著久攻不下,那麼國內恐怕會生變。

不過即便如此,作為主和黨派,陶慧岑也明白這次戰役是非打不開了,如今就差臨門一腳,後方一定要穩定,所以他肯定的回答,“邱公子放心,三軍的糧草不會有問題。”

陶慧岑隨著官家離開,安排了客房,休息去了,先前他們的談話段玉明他們並沒有開口,他們知道邱家城會做好這件事的。

陶慧岑走後,邱家城依舊愁眉不展,作為京中第一紈絝,段玉明還未看到他這個樣子。

“家城怎麼了?何事如此讓你煩惱?”

“李文!”

“李文?李文怎麼了,朝國暫時不會拿李文做什麼,所以有什麼擔憂的,朝國這個國度看來重利,隻要給足夠的利益,到時候李文定然能夠順利回來。”段玉明以為邱家城是因為先前陶慧岑的話,所以擔憂,不由的勸慰道。

邱家城捏著茶杯望著旁邊座位上的兩人,他們與自己接收到的消息不同,知道的東西不多,這兩位和自己一同長大,關係匪淺的兄弟,三人家族綁在一起,都是一榮俱榮一損的關係。

“你們知道了李文的身份了,所以他就是個燙手山芋!”

“嗯?可是不管他身體內是血脈如何,他的身份不可能改變,有何憂心的?天下大統,終究與他無關。”

“多的我也不能說,我隻能這樣說,太傅雖然是太子的外家,不過兩人政事意見並不和,其中便有對李文這件事,太子天生性格綿軟,注重親情,太子是希望李文能夠統領周朝北部大軍,護衛周朝,算是對李文的補償,不過太傅更加在意周朝的安穩,他不希望有一個周朝皇室血脈的人手握重權,所以他支持了荀家駐守盛京,盯著邱家,然後派我來北方意圖也是為了壓住李文,不讓李文能夠有一朝勢大機會,與其說魚服是太子的人,不如說是太傅的人!”

林元德倒是還不是很清楚,不過段玉明倒是結合剛才陶慧岑再三叮囑的話,心中有幾分明白,開口道,“如此太子這是派陶慧岑的口警告你了?”

“是啊,這本是皇家的家務事,不過天家無小事,但是這件事無論我靠往哪邊,都是在將邱家往火上烤!”這才是邱家城擔憂的事情。

一個不注意便會成為兩方之間的炮火,粉身碎骨,想了想,邱家城站起身,喃喃道,“我得給我爹寫封信,如果能夠從中勸導太傅那是最好,畢竟在如何,太傅也不會成為將來的周朝之主。”

“其實李文能夠成長起來對我們並沒有壞處,憑借著我們之間的關係,縱然將來如何,看在以往的情麵,都不會處理的太難看!”段玉明止不住替李文說了句話,說實在從小到大想往他身邊湊的人很多,無論諂媚有所求的還是帶著目的想要害自己的人都很多,可是沒有一個如李文這邊如了他的眼,段大少還就喜歡李文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