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家城撥開人群,因為個頭高挑外加帶著一幫護衛,在裏三層外三層的圍觀中,很是順暢的進入聖台下。
“別挑事!”
李文緊跟在後,看著對方氣勢洶洶的,抓著邱家城的肩膀說道。
邱家城轉身看著李文,輕笑了一下,開口道,“我是那樣的人嘛!”
你還真是,李文用眼神表達,不過既然他說了不會挑事,那便是真的不會動手,李文便鬆開了手。
台上除了聖女便是城主了,盧生,李文已經好久沒有看見了,一直聽說在專研道法,如今是專門為聖女造聲勢,看來道家很自信啊。
盛榮城自從用活人煉丹被曝出,道家的名聲在民間一落千丈,李文掌管盛榮城所有店鋪的保護費,對於盛榮城的掌控還是知道道家的靈丹妙藥閣已經荒涼了一陣子。
聖女並沒有再次開口,在聖台上隻有那些個道士在做法,盧生和康爾雅則坐在位置上。
李文和邱家城的麵孔大多盛京人都認識,邱家城的手下在街道上的店鋪端來椅子。
圍著聖台的人群讓開一個豁口,由邱家城坐在那兒。
如此動靜,城主自然能看見。
隻是兩方都很平和,邱家城仿若在觀看戲台上的戲劇一般,帶著玩味,身邊沒有跟著小廝,原本身邊貌美如花的侍童不知在何時,李文便沒有看見他隨身攜帶了,雖然依舊是盛京第一大紈絝,但是要說好美色,除了韋居安,還怎沒別的人能在邱家城身邊待的久。
身邊再次探訪,的確是聖女準備求雨,不過眼見天色不早,恐怕今日之是擺個樣子,並不會有太大的動作,所以李文和邱家城說了一句便準備告辭離開了。
“李施主,我們方丈有請你過去。”
李文抬頭一看居然是一個禿頭和尚,周遭都是人群,除了低聲交流的聲音,並沒有十分喧嘩。
身後是邱家城,李文點了點頭,然後隨和尚離去。
隱於鬧市為大隱,在街道旁的一家茶館內,客人並不多,在這個城中分支的小街道,這並不是很顯眼的一家茶館。
小二看見有客人進來,連忙開口問道,兩位喝什麼?
李文搖搖頭,然後用手指了指大堂內窗邊的方丈。
小二點點頭,沒有在說話了,表現的很正常,猶如普通茶肆一般。
“聽說你找我?”
方丈抬了抬袖子,攜茶壺倒茶。
一席土黃色長裳,沒有穿戴袈裟,很是樸素,臉上帶著歲月的皺紋,麵容慈祥。
一直方丈都是這麼慢騰騰的,除了那次遭到追殺,顯得有些急迫外,沒此見李文,都喜歡先上一碗茶或者水,用來作話題的開端。
李文落座,聽著清茶入杯的聲音,等著方丈開口。
“請。”
兩人麵容平淡的喝了杯寡淡的茶水,當然坐在大堂上喝茶,無論哪家茶肆都是這個味道。
“聖女到盛京求雨,聽說你們是一路隨行。”
方丈很喜歡說肯定句。
今天下午城門外發生的事情想不城中很多人都知道了,聰明人並不如同那些流民一般注意到表麵。
“是,他們想要糧食。”
方丈低聲呢喃,發出了一聲不知什麼意思的單音,臉上在皺紋散開了起來,舒展了眉眼,不過隨即低眉垂眼,就著茶杯再喝了一口茶。
李文看著窗外,路上街燈已經被點亮,除了那些平明百姓會聚集在聖台外,許多才子佳人,仆從跟隨的男子,每日必經的街道依舊是東街,目的地不用想也知道,必然是秦淮河。
秦淮河包攬了所有盛榮城的人或者外地來客的樂趣,無論是繁華有致的街道,奇異的雜耍,動人的歌聲,婀娜的姑娘,如同彩帶一般被燈光映照著的秦淮河,隻要有錢有勢,在秦淮河你便是皇帝,無數荒唐之事以及千古傳唱的詩句皆由秦淮河引發。
“三天後南方會有一場大雨。”
李文知道聖女是來求雨,也是來重整盛榮城道家的名聲,方丈當然也明白。
“這場雨回下多久?”
方丈沉默,“應該不久。”
看來解不了南方大旱,自然也解救不了那些沿途奔走的難民,也許隻解救得了道家的名聲。
不,或許佛家的名聲也將會聲名遠揚,這不就是方丈來找自己的原因嗎?
李文放下茶杯,攏了攏衣袖,夜晚的風有些清涼。
“我會準備好的,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