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文人酒醉(2 / 2)

在聚會的時候,各自都提出反對主戰的意見,宣揚獨到的見解,詠詞吟詩,喝酒助興。

不過陶慧岑並沒有將父親信中的內容告訴那些人,倘若主戰之風壓到主和,那麼朝廷上的風勢之變,隨即影響到天下文人以及百姓。

“太子糊塗!”

“這件事情讓你父親別插手了,否者將惹火燒身。”

“譚公莫太過擔憂,我爹可是內閣元老,忠於朝廷,不會有事的!”

“陶兄,你太過自信了,自古皆有掌握掌權者的想法的人才能無懼黨派之爭,雖然陶兄的父親是內閣大學士,不過主和派的人在朝黨之中不為太子喜歡,那麼必將風雨侵襲,主和派遭到打擊,則是陶大學士的危機啊!”

“說的有理,譚公我今晚就書信一封交給我爹,讓他多多注意!”

門外果然有陶家的馬車以及下人等候,扶著陶慧岑進入馬車,譚立人便和自己的書童離開,至於另外的陳木直,他家中貧苦,有老母一人,就坐落在秦淮河的陋巷中。

另外兩人離開,陳木直自然是回家,自從考取秀才之後,在冠齡之時高中舉人,這本應該是衣錦還鄉,衣食無憂,榮冠鄉裏,可惜在京城得罪了人,最後被卸了舉人老爺的名頭,遣送回鄉。

平日裏靠著私塾中當先生賺點捐資,或者替人抄書,亦或是在盛京文人打比中每年都可以憑借文采,做出幾首好詩,得到點銀錢。

這樣的生活在盛京雖然餓不死,但是絕對不富裕,他的母親甚至為了幾枚銅錢,有時候接些秀活,靠刺繡為生。

如同往常一般沿著秦淮河往東麵裏麵走去,路上燈火明明暗暗,街道上行人不多。

不過在路上緩步而歸的文人,陡然聽見身後馬蹄噠噠的聲音,還有人大聲呼救的聲音。

轉身一看一輛飛馳而來的馬車,漸漸近了,陳木直發現這不是陶兄的馬車嗎?

馬車上的車夫一臉凶狠的狠狠揮鞭子催趕著馬兒奔跑,馬車身後有不少騎馬的黑衣人跟隨著。

臨近陳木直,那破空的響聲隨著揮鞭者手勢帶動風聲,夜晚馬夫嘶吼的聲音格外的清晰。

“陶兄,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嗎,我家就在這巷子裏麵的弄堂裏。”

“帶他上車!”

車夫喘著呼吸,也不停車,直接一撈手,便將陳木直一個七尺男兒攜卷到馬車上,陳木直上了馬車可以感覺到馬車劇烈的抖動。

“前麵,左右轉...左轉...中間...好了,這裏我們先下馬車吧,車子進不去!”

“不行,後麵的黑衣人還跟著,下了馬簡直自討死路。”車夫先前在青樓門口,陳木直還未覺得有多嚇人,如今這瞪著眼,殺氣騰騰的模樣,倒是一時將陳木直頓住。

不過轉眼他又挺起胸脯,“這裏的地勢我最清楚,而況弄堂裏麵居住者千八百,倘若要一個人,豈有那麼容易,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你們沿路返回一定是為了找譚公幫忙,譚公的府邸就在秦淮河的北麵,離這裏不遠,隻要你們躲過了那些人,那麼我就可以去找譚公幫忙!”

“唔...聽他的,進來扶我!”

車廂內酒氣以及難聞的嘔吐物隨著車簾的打開,氣味撲麵而來。

“對不住,實在是控製不住!”

陳木直理解,剛剛的行車速度,一個喝醉的人,被如此波動,吐了,是人之常情。

很快,三人棄車而逃,隱沒在民巷之中,後麵沒有多久便尋來一隊的黑衣人,手持著長刀,左右環顧,看見了熟悉的馬車,黑衣老大,直接命令。

“搜!”

彎彎繞繞的巷子,寂靜穿行,在一家小屋子門前,借著路燈幽幽的光,有個老婦人在穿針引線,那是陳木直的母親。

“娘!”

“木直回來了,吃飯沒有,飯菜娘放在國內還熱乎著呢!”

陳木直抱怨道,“不是不讓你熱飯嗎?我都說了我在外邊吃過了。”

走近一看母親又在刺繡,這些年母親的眼睛也漸漸不行了,自己多次勸導道讓她不要在幫人刺繡了,自己賺的銀錢可以養活她。

不過後來陳木直沒有在勸導了,母親之所以如今辛苦的賺取那幾個碎銀子,不過是因為自己不爭氣,娘想趁著自己還年輕多掙點銀錢,將來兒子好過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