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悠閑於秦淮河(2 / 2)

時光中,雲雀的小臉總是無辜而又歡快,猶如炙熱的太陽,麵帶燦爛的笑容,無處不在。

“走吧,前麵就是最有名的請柬鋪子。”

“走吧!”

李文收回目光,將心中的思緒壓下去,大家都已經長大了,何必沉迷於過去。

鄭淑嫻也隻能在外麵悠閑不了幾天了,女子要做嫁衣,然後安靜的在母家後院等著丈夫高抬大轎騎著駿馬接回家。

雖然世家女子的嫁衣隻需要動手在完整的衣裳上縫兩針便可,可是女子嫁人之前不可在外遊蕩,也不能和自己夫君見麵,這是老規矩。

周朝的繁華可見於盛京的秦淮河,南方是北方京城的供給,盛榮城容納北方和南方的各色各樣的人,海外的商船還會運回來一些海上的民眾,這些人都交易於盛榮城。

河上鶯鶯燕燕,笙竹箜婁,琴聲起,一水的歌姬扭動腰肢隨風起舞,在燈火煌煌的河麵上,頭頂明月,紗衣輕舞,仿若要隨風而起。

河麵上白日停駐在柳樹下的畫舫樓閣,在夜晚都注入了生氣,有了燈光樂舞,繁華的夜市這才從沉靜中活了過來。

“阿文,我想去河麵上吹一吹風,看一看著六朝古都,千古繁華的秦淮河!”

畫舫不大,裝飾的比較文雅,是屬於有些書生意氣喜歡的類型,也是鄭淑嫻自己挑選的。

來到畫舫中,船中央有一張小桌,上麵擱著茶水,除了艄公,畫舫內懸掛著秦淮河全貌的畫紙,書桌上有一疊詩句應該是前人留下的。珠簾下,角落裏有一張供客人差遣的琴。

“呀,可惜了,沒有帶襄瀅來,這次我可是從家中帶來了頂好雲霧,我還想著給你嚐嚐鮮呢!”

鄭淑嫻跪坐在桌子上拿開茶壺的蓋子,輕嗅著,最後還是放下了蓋子,斜倚在軟塌上,神色閑適的望著李文。

這秦淮河的風景李文從小便在這裏長大,河裏幾多畫舫的數量,哪家歌姬出名,河邊淮柳有幾棵,如數家珍一般,對腳下的這條河十分的熟悉。

有記憶的時候李文便是在盛京的巷子裏長大,待有力氣有武功了便將那些欺負外來的人的混混揍的哭爹喊娘,盛榮城當然是秦淮河最好玩,所以,三天兩頭就會帶著一幫孩子,混混遊蕩於盛京,和鮮衣怒馬的公子哥不同,李文做的是收保護費讓人看不起的勾當。

不一會船停泊在秦淮河的一角,李文從窗簾往外看,畫舫並沒有離開城東的秦淮河,耳邊依舊是“咿呀咿呀!”的長調。

不一會兒畫舫的簾幕被人拉開,進來的是一個丫鬟。

鄭淑嫻幾不可見的的皺了皺眉,哪家的丫鬟這麼無禮,居然不通報就進門了!

是小月,李文認識,隻是她來找自己做什麼呢?李文有些心虛,自從自己要娶鄭淑嫻了,便再也沒有去找過玉樹了,隻是交代了手下盡量的給玉樹自由,倘若她想要脫離青樓,一切都會打點好。

“公子,我家姑娘說您好久沒有來了,前些日子新學了一曲,想跳給公子看看。”

“剛好,這遊船正無聊,能有歌姬打發時日也不算白來這秦淮河!”

李文正準備回絕,沒想到被鄭淑嫻一口應下,無奈,李文隻能點點頭。

待那個丫鬟回去了,李文一直在想鄭淑嫻為什麼要同意玉樹過來,猶如戲曲裏麵原配抓住了花心的丈夫一般,有些局促。

“阿文,正好,你為我彈奏一曲吧,這琴聲瑟瑟,剛好配著眼前的美景。”鄭淑嫻溫和的開口,仿若什麼也不知一般提議。

李文欣然應許,好久沒有摸琴了,李文手指輕彈試了試音色談了一曲高山流水。

鄭淑嫻也不是李文的友人,也不是那些學子文人,而是他的未婚妻,按理說,鳳求凰更加的合適,可是鄭淑嫻並沒有皺眉,也沒有表示不滿。

小月,鄭淑嫻認識,三月三踏春的時候,李文和花魁的豔史正傳的人盡皆知,其中的柔情蜜意,鄭淑嫻那時候隻能默默的在背後裝作不知。

如今玉樹知道李文來了,也知道鄭淑嫻來了,對方還要給李文跳舞,這其實不過是對自己的挑釁。

鄭淑嫻輕笑,可是啊,縱然李文再喜歡玉樹,可是到底身份有別,能嫁給李文的隻有自己,況且李文是最負責人的人,自己的身子給了他,李文一定會負責的。

所以啊,跳舞算什麼,歌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