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院沒有了韋居安,倒是沒有先前那般沸騰的模樣,大家依舊是書生卷氣的模樣,人來人往見,大家穿著學子服,穿戴整齊,各個都是一表人才的模樣。
武舉院是青山院的附屬,在青山院的山後麵,李文閣中有不少學子從私塾中離去,就讀了武舉院。
李文在宸宸閣樓中,直接去了雲清的院落。
雲清的書童在門口坐著,見李文來便拱手行禮,然後進門去通報。
“阿文,聽說你受傷了,傷口怎麼樣了?”雲清從眾多書本中抬起頭,看著李文問道。
“回老師,無礙,多謝老師的關心,老師,學生這次來有重要的事情麻煩老師,還望老師能幫幫學生!”
“何事!”
“請老師待我向鄭家求親,我與鄭家小姐兩情相悅,希望老師成全。”
“唔,跪著做什麼,起來吧,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本就是常理,你在我膝下長大,身邊沒有父母,由老夫去鄭家求親也合理,隻是沒想到一晃兒這麼久了,阿文都要娶親了。”
雲清有些恍惚,這都多少年了,自己多少沒有回京城了?
“阿文你老實告訴為師,你是何時知道自己的身份的!”
想當初郡守傳信告訴自己太子尋到了,還是李文送到郡守府的。雲清當時是何等的驚訝。
京城各方勢力如龍似虎,肆無忌憚的挑釁試探著天家的威嚴,不就是因為他們心裏明白,龍椅上坐著的人是個假的,冒牌貨嗎,他們不猜穿,但是卻步步緊逼,一口一口蠶食著京中的勢力,原本京中已經給雲清傳話,讓他將李文扶植上來,頂替太子之位。
所以雲清替李文做主想要和郡守聯姻,將盛榮城作為後盾,雖然李文沒有同意,但是雲清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想法,雲清和老師商議,到底如何將李文偷龍轉鳳的送上京城,然而卻沒想到,太子出現了。
李文看著座上的雲清,不知他眼中是毫不在意呢還是怒火衝天,反正雲清此人做了李文十多年的老師,李文都沒看懂過他,更遑論能從臉上看出什麼。
“回老師的話,很久了,大概從自己疑惑自己為什麼與別人不同開始,後來懷疑自己心中的想法,再然後被證實。”
李文輕笑道,看著老師,“自己在南院看到那張與自己一模一樣的臉的時候,我便知道了,很抱歉,老師,我沒有告訴你。”
“好了,你下去吧!”雲清聽完閉了閉眼,然後揮手讓李文離開。
李文恭敬的俯身稽禮,後退離開。
雲清望著窗外的身影,他承認在太子失蹤後,自己心中有過想要將李文扶植頂替的想法,他已經離開京城太久,而他不甘留在這裏!
可是現實是自己學生知道自己想法,卻反抗自己!
一路穿過小徑,李文回到學堂,小時候其實各位老師都不喜歡李文,那是出於對雲清收了這麼個笨徒弟感到不值,後來慢慢長大,李文才識聰慧總算堵住了泱泱眾口。
時間還早,學堂內學子大多來齊了,韋居安的位置空著,自己旁邊的鐵柱也空了,想必去武舉院了,史問策看見李文來了打了聲招呼,問好。
李文坐在自己的桌椅上,放開許久未見的書本。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一天的日子過得很快,普通學子的生活不過是讀書交友而已,對於讀書頗有天分的李文來說,讀書的生活更加簡單。
書院除了惋惜韋居安沒有上學外,劉尚成的聲名也漸漸起來了,在學校諸多人士都在談論青山院崛起的劉尚成。
李文日落時分在下了山,在靜安院門口等候鄭淑嫻。
靜安院同青山院不同,是建在山下的,山門口停著不少的轎子,基本上都是珠玉點綴,彩綢加身。
從山門處看,靜安院的構造更加精致,花草樹木,流水抱閣,如今是放學的時候。
李文站在山門的山旁,看著不少的小姐都被自家的馬車以及丫頭接走,李文看見了鄭家的馬車,襄瀅站在馬車旁。
“李文,你來靜安院做什麼!”雲雀看了看周圍的人,“你等誰!”
“我來接淑嫻!”
這麼些日子不見,便感覺雲雀沉穩了不少,少時嘰嘰喳喳的模樣漸漸不見了,如今看見李文也不會激動的蹦到李文麵前表達自己的喜悅。
到底是長大的了,李文心中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