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老政策
金色話題
政策新動向
2012海峽老齡事業發展論壇在漳州召開
12月22日,以“發展老齡事業的機遇、挑戰與戰略新思維”為主題的2012海峽老齡事業發展論壇在福建漳州瑞竹岩大家庭養心苑舉行。全國老齡委辦公室副主任吳玉韶,福建省老領導張家坤、鄭鬆岩,漳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吳玉輝,副市長趙靜,福建省老齡委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方少雄等領導以及專家學者近百人出席論壇開幕式。會上,吳玉韶介紹了我國老年人口發展趨勢以及當前老年人口在社會資源分配中的地位,並就如何發展老齡產業、整合資源、探索和開創新型養老服務模式、推動社會各界關心和支持老齡事業、協調有關部門實施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多渠道解決當前老齡事業發展中麵臨的實際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來源:福建省老齡辦)
人社部:養老金將與物價掛鉤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介紹,自2005年起,國家連續8年較大幅度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2012年調整後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達到1721元。
待遇雖然連年提高,但由於養老金調整的機製還沒有建立起來,一方麵提高幅度難以把握,另一方麵每年也讓人覺得“心裏不踏實”。“下一步,我們要根據職工工資和居民收入增長以及物價變動等因素,建立完善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製。”胡曉義說,“同時,製定和完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製度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製度的銜接辦法。”
(來源:全國老齡辦)
民政部、發改委擬給予養老機構土地及稅收優惠
民政部與國家發改委合作正在製訂《關於優先發展養老服務的意見》,對養老服務提供優惠政策。12月5日,在由中華慈善總會主辦的“全國老人院院長論壇”上,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老年人處處長王輝通報了這一消息。
在政策方麵,《關於優先發展養老服務的意見》不久有望以國務院的名義發布。《意見》會涉及一係列養老服務優惠政策,包括土地、稅收、財政補貼等。
(來源:《新京報》)
長者“樂生活”
丹麥養老模式欲落地成都
11月29日,由丹麥駐華大使館主辦,成都市外辦、市民政局、市投促委和丹麥駐重慶總領事館等聯合協辦的“第二屆成都—丹麥養老產業合作論壇”在成都北歐知識城舉行。會上,成都市外辦與丹麥霍森斯市衛生和社會服務部簽署《養老產業合作意向書》,設立啟動“丹麥養老企業成都孵化室”。
據悉,此次合作論壇,丹麥共有23家養老企業來蓉洽談,雙方多家企業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成都養老產業將首次迎來以官方牽頭的外資企業抱團入駐。
丹麥駐重慶總領事林漢祥介紹,“歐洲老齡化比中國提前幾十年,在丹麥我們已經探索出了一套較為成熟的養老護理體係和模式,目前的重點是如何將這套模式落地到中國。”
成都市民政局副局長劉永昌說,為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近年來,成都市出台一係列政策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養老產業。丹麥企業進入成都市場,在政策上將同等對待,但建議外資企業涉水初期,首先采用中外合作模式開展養老服務工作,以實現雙方互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