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宗要去看他的鳥林,汪直說眼下太過簡陋,明日請皇上屈尊視察。
汪直根本沒有建鳥林,大膽忽悠憲宗隻是性格使然,他也吃準了愛幹淨的憲宗不會立即去看現場。憲宗果然沒有堅持去。侍立在萬貴妃身邊的梁芳在一邊聽得清清楚楚,冷笑著思謀了一個計策。
當天晚上,汪直尋了郊外一個大戶人家的果園,強行租了下來,用圍網建起了一座鳥林,又跟廚房的大總管說:“現下的鳥來源複雜,經請旨萬貴妃,你們收來的鳥必須放到鳥莊去試養幾天,做菜時,將那活蹦亂跳的捉走,要死不活的就不要管了。”大總管不知是計,順從地將鳥兒們都送了來。
第二日,等到憲宗來視察鳥林時,看到鳥語花香,說他想得周到。梁芳忽然指著樹枝上飛來飛去的鳥兒,說:“皇上,汪直犯下了欺君之罪!他說是人工繁殖的,為什麼一個個都飛得這麼高?為什麼一隻剛出生的小鳥都沒有?這些鳥分明是從宮內借來的!”
汪直聽了,臉一瞬間變得通紅,晚間為建鳥林準備得匆忙,他沒考慮得這麼仔細。憲宗大怒,剛要開口懲罰汪直,一位侍女抱著一個紙盒走了過來,裏麵一片喳喳叫聲。汪直大喜,說:“皇上,您看,這就是剛出殼的小鳥啊,瞧,這裏還有蛋殼呢。”
憲宗一看,也不認得那喳喳叫的是小雞還是小鳥,狐疑地看著汪直。汪直說:“這些真是小鳥,皇上您若不信,帶幾隻回去養給您看就是了。”他大膽忽悠完皇上,滿懷感激地偷偷瞧了一眼侍女。
梁芳不甘心,但又不能站在這兒等小雞娃長大,就是帶回宮裏等著長大,汪直也能玩一個“真鳥換小雞娃”的遊戲,他總不能時刻守在這窩雞雛旁吧!
原來,那個抱著小雞娃的侍女,是汪直在宮中的相好,叫春華。春華知道昨夜汪直建鳥林的事,就連夜去買了幾窩雞娃進了鳥林,以防萬一,沒想到正好用上了這些小雞,救了汪直一命。
這場驚嚇過後,汪直打聽到是梁芳在背後告了他的“空穀殼狀”,氣呼呼地去找梁芳質問。梁芳義正詞嚴地把他訓了一頓,說他為了一碗神仙豆腐,害得農民顆粒無收!兩人先是爭吵,後來幹脆在萬貴妃的花園裏打了起來。閑得無聊的萬貴妃樂得看了一場太監打架的好戲。自此,兩人成了公開的對頭,互罵對方不得善終。
成化十三年正月,憲宗正式成立了一個機構——西廠,汪直出任西廠提督。汪直假公濟私胡亂抓人謀利,給好人羅織罪名,害得很多大臣家破人亡,做了不少缺德事。
汪直離開萬貴妃以後,梁芳大鬆了一口氣,他細心琢磨怎麼才能更討萬貴妃的歡心。很多想升遷的官員爭相巴結起萬貴妃,珍奇的玩物珠寶源源運進宮來,但萬貴妃好像並不是很開心。
偶爾的一次,萬貴妃的弟弟萬通進獻一個並不貴重的新鮮玩意兒,貴妃開口就賞了他一株價值連城的紅珊瑚,梁芳這才回過味來。原來,萬貴妃是想把珍奇的物件名正言順地運回娘家!
從那天起,梁芳就不斷地暗示萬通做什麼好玩的東西送進來,作為答謝,管著庫房的他就源源不斷地將宮中珍寶運送出去。憲宗寵愛著貴妃,看到了也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何況人家姐弟倆本來就是“禮尚往來”!
幾年過去了,宮中的很多金銀珍寶都被梁芳和萬貴妃運走了。一部分賞給了她弟弟,一部分以為皇上祈福為名,修了廟宇,梁芳從中也謀到了很大的私利。
在西廠威風了幾年的汪直仍然沒有忘記與梁芳爭寵。他覺得自己是靠兩種豆腐走進帝後的內心的,那麼還得在豆腐上麵固寵。他從自己的老家廣西打聽到一種民間風味小吃,叫“黴豆腐”,產自梧州,是等豆腐渣長黴以後製成,味道獨特,夏天吃最是爽口開胃。他不惜用快馬運了幾瓶這種“黴豆腐”出來,獻給憲宗。憲宗試吃以後,大加讚賞。
飯後,梁芳無意地跟萬貴妃說起“黴豆腐”的事,他說:“這種豆腐是好吃,但隻能在梧州當地吃,因為它對氣候的要求很高,運到這裏來,實際上都變質了,皇上吃了對龍體不好!再說了,豆腐渣在民間主要是用來喂豬的,怎麼能上皇宮禦膳桌,這不是亂了尊卑了嗎!”
萬貴妃把他的話告訴給了憲宗。憲宗心裏很是不爽,正好汪直罪孽深重,被東廠提督尚銘等人彈劾,他就將他貶往南京。汪直從此退出了曆史舞台,而梁芳最後得以正常老死,算是善終。
選自《今古傳奇故事版》2014.9上